一针管多年?新冠病毒进化规律被发现!或可研发新冠广谱疫苗( 二 )


上述共性突变位点和广谱疫苗抗原设计方案已于2022年8月5日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称: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S蛋白及其亚单位疫苗;专利号:ZL202111181856.X) 。
一针管多年?新冠病毒进化规律被发现!或可研发新冠广谱疫苗
文章图片
图4.研究团队发现的6个共性突变位点(横向标记)在后来爆发的Omicron流行株(纵向标记)中均有很大程度的保留(红色表示该位点保留) 。
与设计预期相符 , 研究团队发现Span免疫原相比于原型株免疫原(Swt)展现出明显的广谱中和优势:在免疫2针原型株S蛋白再加强免疫1针Span蛋白后 , 与免疫3针原型株S蛋白相比 , Span诱导出针对WT、Beta、Delta、Omicron毒株及其亚系更高效的、广泛的中和抗体(图5A , 图5B) , 并能100%保护小鼠免受Omicron毒株的致死性攻击(图5C) 。 这说明 , Span作为加强针能提供广谱保护 。 即便是单纯的2针Span免疫 , 也可以提供跨谱系的交叉免疫保护 , 同时抵抗WT、Beta和Delta毒株的致死攻击 。 研究人员也观察到 , 原型株免疫原(Swt)是无法提供跨Beta毒株的有效交叉保护的 。
该研究工作对这一创新的广谱疫苗设计构想进行了概念性验证(ProofofConcept) , 基于新冠的共性进化规律设计的泛新冠病毒S蛋白免疫原(Span)有望成为预防新冠病毒现有及未来潜在流行株的广谱候选疫苗 。
一针管多年?新冠病毒进化规律被发现!或可研发新冠广谱疫苗
文章图片
图5.Span疫苗免疫在小鼠体内提供了广谱性免疫保护作用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蓝柯教授和徐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永亮博士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倪文佳、梁斯萌、董良辉、向敏、牛丹萍、武汉大学动物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师蔡曾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创新团队、武汉大学新冠肺炎专项研究基金、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的资金资助 。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bo3332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