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2022年药品、耗材集采确定“提速扩面”( 二 )


药物球囊则是涉及心内科的重要耗材。此前,心脏支架通过集采降价后使用量上升,同时,药物球囊的使用也大幅上升。但由于药物球囊未纳入集采,价格存在虚高。2021年,江苏等地已经开展了药物球囊的集采实践,今年要扩到全国,堵住价格虚高的空间。此外,脊柱类耗材现在正在进行信息标准化,待条件成熟后,今年有望顺利开标。
多方获利集采品种将再翻倍
会上指出,力争到2022年底,通过国家组织和省级联盟采购,实现平均每个省覆盖350个以上的药品品种,高值医用耗材品种达到5个以上,使之成为新的集采常态,从而达到稳定社会预期、稳定行业生态的目的。
陈金甫说,从品种提速来说,目前我们正在谋划的是第七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从三年来的情况看,包括地方集采,平均每个省份集采品种累计已达50个,高值医用耗材达到了3种。下一步将指导地方根据临床需要,围绕大品种和常见病,查漏补缺进行推进,力争开展的省级集采品种能够达到10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能覆盖到5个品种。
“原来的集采主要集中在化学药,去年拓展到了胰岛素、人工关节,今年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则对群众反映多、价格调整空间大的耗材品种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陈金甫说,今年准备在骨科脊柱类耗材进行集中带量采购。地方将进一步在其他领域进行探索,包括中成药将有序进一步扩大范围。
“我们不追求最低价,也坚决反对跑步竞价。”陈金甫说,采购规则在不断完善。在规则层面,最早“4+7”试点是只选1家,最低价中标,竞争非常惨烈。到了第二批、第三批逐步优化,放宽竞争格局,平衡使用和供给,适当保持竞争率,这样能使价格达到合理回归。
2020年,公立医院药品使用监测数据表明,全国所有的二、三级公立医院和55%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国家一批集采中选药品的约定采购量是227.1%,占同年该25个药品品种使用量的79.1%,完成二批约定采购量的168.9%,占同年该32个药品总使用量的63.6%。同时,上述医院一批国家集采中标药品使用量较2018年分别增加了129.7%、143.3%和188.6%,二批使用量较2019年增加了114.9%、130%、135.4%。
耗材|2022年药品、耗材集采确定“提速扩面”】对此,陈金甫说,过去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率在50%左右,集采后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的研发费用逐步上升,一些头部企业的研发费用,从原来的6%、10%,已经上升到20%。“医药企业要找出技术硬杠杆,真正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