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一生情系中医,培养大量人才,卢芳——“治好疑难病,是我最快乐的事!”(走近国医大师?)( 二 )


10多项科研奖项和发明专利背后 , 是卢芳对疑难病症的执着钻研 。 翻开卢芳的病历记录手册 , “追访”“随访”“回访”——这些词语十分常见 , 有的间隔数月 , 有的则长达10年 , “对疑难病症的回访 , 既是对患者负责 , 也便于我们研究药方药效 。 每个患者的病症都记在我的脑子里 , 治好疑难病 , 是我最快乐的事!”
“中医要精通 , 西医要通晓 , 同时还要坚持创新 , 只守着老方法可不行 。 ”卢芳认为 , 中医要坚持创新、刻苦钻研 , 将中西医各自优势相结合 , 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 。
著书立说 , 桃李满园
上世纪70年代 , 卢芳将自己的临床经验汇集为《内科辨病与辨证》一书 , 有西医诊断 , 有中医分型 , 用病因病疾示意图的方式展示出来 。
白天事务繁忙 , 他就熬夜写 , 屋子里床上桌上堆满文稿:“夜深人静效率高 , 一晚上能写6000到10000字 。 ”
“他写书那段时间 , 常常一言不发 。 有次我给他炒鸡蛋 , 错把小苏打当成盐 , 他边吃边看资料 , 完全没吃出来 。 他对中医事业的执着热爱 , 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 。 ”老伴儿王玲芬回忆说 。
该书于1979年出版发行 , 全书25万字 , 以图文结合的形式 , 将西医对疾病的理解与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阐述 。
“我的朋友分两大类 , 一类是患者 , 一类是学生 。 ”在卢芳看来 , 学生有成就比自己有成就更让人高兴 , 他常对学生们说:“我不做老师 , 我只做你们的梯子 。 ”他连续6次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 培养中医人才数百名 , 收获满园桃李芬芳 。
“问诊时 , 为了在有限时间里多看几个患者 , 老师常常一口水也不喝 , 一上午不上厕所 。 他视患者的疾苦为自己的疾苦 , 遇到疑难病例 , 不吃不睡也要想出办法 。 ”学生孙奇感慨地说:“在大学 , 学生慕名去上老师的课 , 面积再大的阶梯教室 , 只要卢老讲课 , 也坐得满满当当 。 ”
“中华医学瑰宝是我生命之根 , 我愿用我毕生的心血和汗水 , 去浇灌它 , 让它发扬光大 , 生根、开花、结果 , 为民造福 。 ”
不久前 , 卢芳的孙女刚刚考取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 得知消息后 , 卢芳兴奋不已 , 他将一首小诗发给孙女 , 想与她共勉——
【疑难病|一生情系中医,培养大量人才,卢芳——“治好疑难病,是我最快乐的事!”(走近国医大师?)】“毕生恒心无他愿 , 立足本职心血献 。 振兴中医不可怠 , 闻鸡起舞早着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