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什么症状说明心脏不好 心脏病可能被它们触发( 二 )


1.有胸闷、心慌、胸痛的症状 , 就是心脏病吗?
不一定 。 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闷、心慌、胸痛 , 但出现这些症状 , 不代表就是心脏病 , 也可能是神经功能调节失衡所引起 。 另外 , 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时也会出现胸闷、心慌 , 但需要区别的是 , 非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胸闷、心慌持续时间不会很长 , 休息后可能就会好转 , 而心脏病患者活动量大时会加重不适 。 因此建议 , 为了保险起见 , 出现该症状的人应该去医院进一步诊断 , 以明确是否有心脏病变 。
临床上经常会见到因神经官能症引发的心脏病症状 , 也就是说患者经过检查 , 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 , 却总感觉心慌得很厉害 , 或者胸口闷、难受、呼吸困难 , 女性较为常见 。 这是由于受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影响 , 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 , 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 , 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 。 这类人要学会减压、放松心情、适度运动 , 必要时应该进行心理治疗 。
2.有的年轻人经常心跳加速 , 这是心脏病变的信号吗?
出现这种情况的年轻人 , 多数可能不是心脏疾病 , 尤其是年轻女性 。 另外 , 没有基础疾病的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运动后、过量吸烟、喝酒后 , 都可能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 , 如果在上述条件下出现这些症状 , 不用太担心 。 但心率过快肯定不好 , 如果成人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 , 就算心动过速 , 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适度运动、戒烟限酒 。
3.心里经常咯噔一下 , 感觉像是停跳了 , 这是得了心脏病吗?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 可能是早搏 。 早搏的发生率很高 , 健康人和有心脏疾病的人均可发生 , 精神压力大、饮酒、喝咖啡、睡眠差等因素是诱因 。 早搏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 没有心脏病的早搏是良性的 , 如果症状不明显 , 对生活没有影响 , 可不用治疗 。 但如果是冠心病、高血压等引起的早搏 , 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 因此 , 发现早搏还是应该去医院 , 让医生检查是否有心脏基础疾病 。
4.一感冒就不舒服 , 感到心慌、胸闷、气短 , 这跟心脏有关吗?
有一定关系 。 感冒发烧后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 建议到医院做心电图 , 如果发现早搏、传导阻滞等 , 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 但大家不用紧张 , 因为大多数人的不适是一过性的 , 真正发生重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人很少 。 生活中 , 我们应该加强锻炼 , 预防感冒 。
5.什么症状应该怀疑是心脏病?
心脏病的表现非常多 , 例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除了胸闷、心痛、心慌、气短、嗓子发紧等症状外 , 还可能有胃痛、腹痛、头晕、腹胀等不典型心绞痛的表现 。 双下肢疼痛、浮肿等 , 也可能是心衰表现 , 最好马上去医院 , 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
6.预防心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两种:一是改变生活方式 , 戒烟戒酒、适当运动、饮食有规律、荤素搭配、少吃油腻;二是高危人群循证用药 , 比如有高血压的人一定要按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 , 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好血糖 , 血脂高的人要管好血脂等 。
六种食物最护心脏
豆类 。 黑豆、黄豆、豌豆、蚕豆、扁豆、鹰嘴豆等豆类营养丰富 , 低脂肪高蛋白 , 富含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多酚和皂苷等活性物质 , 有助降低胆固醇 。 一项涉及25项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 , 每天吃130克豆类食物可以使“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0.17毫摩尔/升 , 收缩压降低2.25毫米汞柱 。 研究还发现 , 每天吃一杯豆(约合200克)可以使体重降低0.34公斤 , 体脂总量降低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