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历史简介 郑国渠在什么地方( 二 )


从后代历史发展情况来分析,证明秦国当时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战略考虑 。 秦国在一个整体宏观的战略构想下,最后权衡利弊得出一个结论:修建水利工程对于开发关中农业的意义,远远能够抵消掉对国力造成的消耗 。 这是秦国最后决定一定要把工程修下去的本质原因 。 公元前236年,郑国渠工程从它戏剧性的开始,一波三折,用了10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 。 郑国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从而使秦国挟持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郑国渠建成6年后,秦军直指韩国,此时的关中平原已经变成了秦国大军的粮仓 。 对这时的秦国来说,疲秦之计真正变成了强秦之策,而对韩国,却意味着真正覆灭的开始 。 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 。
郑国渠湮废了,但它一直吸引着人们探寻的目光 。 1985年冬天,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的秦建明来到泾河边,终于寻找到了失踪的郑国渠,它位于泾河瓠口一带的礼泉湾里村和上然村之间,被当地人叫作”老虎岭”的地方,就是二千多年前的郑国渠首遗址,它完全是人工堆起来的杂土,不是自然原生的,”老虎岭”就是”秦土” 。 至此,迷失千年的郑国渠终于浮出水面 。 两千多年后,就在郑国渠遗址不远处,有了一座新的水利工程,名字叫泾惠渠,含有惠及关中大地和百姓之意 。
今天,关中平原上的130多万亩上好的良田,其恩惠的源头,就是郑国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