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九州:中国以前叫“九州”,指的是哪九个州?又有哪些名字被保留下来?( 二 )


荆州 今两湖及江西西部 。山有荆山(湖北南漳县境)、衡阳(湖南衡山县西,一名峋嵝山) 。水有江汉(嘉陵江)、沱水(江水支流)、潜水(汉水支流) 。
豫州 今河南、湖北北部 。荆山(湖北南漳县)与黄河之间 。水有伊、洛、瀍、涧等四水 。
梁州今陕西南部和四川 。华阳(陕西华阴县南)与黑水(陕西城固县北)之间 。山有岷山(四川松潘县北)、嶓山(陕西宁强县北嶓冢山)、西倾山(青海同德县东北)、蔡山(无考)、蒙山(四川宝兴县北) 。川有沱水、潜水 。
雍州 今陕西北部、中部和甘肃及其以西地方 。自秦岭以北,东至黄河,西界在甘肃以西 。山有荆山(陕西朝邑县西北北条荆山)、歧山(陕西岐山县东北)、终南山(秦岭)、鸟鼠山(甘肃渭源县西南、陇西县西)、三危山(甘肃敦煌县东南) 。川有弱水(甘肃张报河)、泾水、渭水、漆水、沮水、沣水 。
《禹贡》九州中,除了叙述著名的山川治理经过外,还记述土壤、田地、物产、运输道路及备地的部落 。
先秦著作中的九州都是理想区域 。战国时期虽有九州名称,但实际并没有实行过这种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全国实行郡县制,设立三十六个郡,没有州制 。汉武帝“独尊儒术”,才根据《禹贡》和《周礼·职方》的记载,分全国为十三州 。最初只是监察机构,直至西汉末,州才形成一级行政机构 。
与九州制相对应的是五服制 。即以王都为中心而向四周扩展,分甸、侯、缓、要、荒 。王都五百里内叫做甸服 。甸 服外四方五百里称侯服,即诸侯分封区 。侯服以外四方五百里称缓服,是介于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 。其作用一方面推广中原文化,另一方面负有整顿军备保卫王都和诸侯的安全 。缓服以外五百里叫做要服 。要服外五百里称荒服,是少数民族居住处 。方三于里中国土地上,五畿(甸)直接控制的仅方一千里,故五服制在西周时期卖行过,到战国消亡,而九州制在战国开始酝酿,到汉末才实现 。五服制和九州制是代表两种不同的地理概念,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行政制度在地理领域中的反映 。五服制是西周分封制的理想,九州制却是孕育着大一统下的郡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