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之死:吕后联手萧何,处死韩信,萧何是心甘情愿地听从吕后驱遣吗?( 二 )


刘邦是当上了皇帝,但是问题在于,韩信是和项羽一个级别的存在,刘邦知道自己手下的大将如樊哙、周勃这些人,都不会是韩信的对手,即便自己上,也干不过韩信,如果韩信得到机会叛乱,那刘邦麻烦就非常大了,可以说,项羽之后,韩信成为了刘邦的阴影 。
韩信之死之谜根据史记的记载,韩信是这样死的: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心里郁郁不乐,心声怨愤 。一次陈豨要到代去领兵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韩信就找到陈豨,说服他反叛,自己到时候在京城响应 。后来陈豨在代地反叛,韩信也没在京城闹出动静,反而被发现了,于是被吕后骗进皇宫杀了 。刘邦当时不在京城,回来的时候听到韩信之死的消息,甚为惋惜 。
这是大家一般对韩信之死的看法,但是这里疑点非常多 。
一是韩信的计划没有可行性,根本不是兵仙的水准 。要知道,陈豨有多少斤两韩信是知道的,只是陈豨是肯定不会成功的,自己在京城里面,没有几个熟人,京城里基本全是刘邦的亲信,如樊哙、周勃、夏侯婴这些人,他平时和这些人关系也不好,可以说他在京城一个兵都调不动,怎么能在京城响应陈豨呢?陈豨在代地举兵是肯定要失败的,自己在京城又闹不出动静,所以这种计划怎么可能出自兵仙之手?
二是韩信不可能只会找一个“战五渣”合作 。当时能和韩信合作的最优选择应该是英布和彭越,这两个人和韩信一样都是异姓王,手握重兵,身经百战,其能量远不是陈豨可比的,尤其是英布,可以说是当时的天下第一猛将,陈豨在他面前也就是个“战五渣”的存在 。而且他们都有极大可能反叛,因为韩信的下场他们都看到了,并且他们反叛也不止一次两次了,尤其是英布,先是反叛了章邯,后来又反叛了项羽,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就会去做 。如果这两个人反叛,就算不帮韩信,也会大大增加韩信起兵的成功率,要知道他们至少也能牵制住刘邦的相当部分兵力这样自己的压力就小多了 。
三是如果韩信真的要反叛,他绝对不会一直呆在京城坐以待毙 。韩信知道自己的能力,就是要带兵才能发挥出来,呆在京城他一个兵也指挥不了,所以他如果真的要反叛就一定会有出逃京城的计划,但事实上韩信一直呆在京城没动 。
四是韩信临死前说的话 。韩信临死前说的是“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话呀” 。如果韩信当时是反叛,并且反叛失败被发现,那么他临死前绝对不会这样说,而是说一些“我之不成,乃天意也!”类似的话 。之所以说后悔他在当齐王的时候,没有选择自立或者加入项羽阵营,说明他最大的遗憾是在那个时候,如果是这个时候反叛失败,那么他最大的遗憾就在于这会反叛失败,而不是当初的事情了 。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
所以,根据以上的疑点,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始至终韩信都没有想过要反叛,至少他始终没有做出过反叛的事情 。按照这个结论,我们再推理一下,就细思极恐了——刘邦一直都坚定地要杀了韩信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刘邦一直都要杀了韩信 。
要知道,当初韩信暗度陈仓的时候,刘邦只给了他一万多的人马,韩信竟然就带着这一万多人马,灭了当时的赵国和齐国,一时间成为了刘邦、项羽之外的第三大势力,其鼎盛时期完全可以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
当初韩信打下齐国之后,派使者找刘邦要假齐王的封号时,刘邦估计是气的咬牙切齿的,但是在张良的暗示下,刘邦装了孙子,封韩信为齐王 。
垓下之战刚一结束,刘邦就收回了韩信的兵权,虽然封了他当楚王,但是没有给他兵马,就是怕韩信造反,哪怕是一万,甚至是一千人马都不能给韩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