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几月几日,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 三 )


供奉磨喝乐
【七夕节几月几日,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磨喝乐”是中国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 。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
神话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是四大中国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也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爱情故事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 。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 。到了那一天,漂亮的仙女们果然到河边沐浴,并在水中嬉戏 。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忽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 。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 。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允许做他的妻子 。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 。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 。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 。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
背井离乡终是愁 千山万水不解忧
倾然 风拂面 绕动青丝愁
白河畔 凝相望 琴瑟音韵伴水声
郎勤丝巾手中献 女羞映月默低头
情相悦 敬如宾
郎耕田来女织布 田园生活漫心间
时光若流水 好景难常在
无力回天苦奈何 天水从此各一方
古典诗词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七夕
(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
七夕
(唐)权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