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经典情感语录( 四 )


18) 你,一个最重要的过客,之所以是过客,因为你未曾会为我停留 。曾经在我人生中撒下欢乐的种子,之所以只是种子而不开花,因为你未曾为它浇水施肥 。曾经划下我人生中的一根伤痕,之所以有伤痕,因为你未曾温柔地怜悯过 。曾经给我一线的光明而瞬间带来全部的黑暗,之所以灰暗,因为你未曾想过为我照亮 。
19) 自然与人生的一体化,很容易带来诱人的神秘色彩 。人类原始艺术的神秘感,大多也出自这种自然与人生的初次遭遇 。时代的发展使这种神秘感大为减损,但是,只要让自然与人生真切相对,这种神秘感又会出现 。自然的奥秘穷尽不了,人生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也穷尽不了,因此,神秘感也荡涤不了 。
20) 他们刚刚放下历史课本,又何曾体察过历史苍凉的内涵?他们随口谈论社会,又何曾了解过民众的质朴需求?他们得意地炫示文化,又何曾思考过文化的原始使命?把学生的历史使命压在他的肩上,不太公平 。如果对他们一边加压一边怂恿,只能使他们变成一堆扭曲的形体和尖利的声音,这是我们在“文革”初期早就看到了的 。
21) 年龄本不该被太多利用的,因为它带有天然的不公平性和无法辩驳性,但一旦真被利用了,出现了霉气十足的年龄霸权,那也不要怕,不知什么地方银发一闪,冷不丁地出现一个能够降伏它们的高神 。烟尘散去,只剩下这位高神的笑容隐约在天际,而此时天下,早已月白风清 。一双即将握别世界的手,向我指点了一种诗化的神圣 。
22) 历史,也可获得人生化的处理 。把人类的早期称作人类的童年,把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称作人类文化的摇篮,开始可能只是一种比喻,但渐渐人们在其中看到了更深刻的意义 。个体生命史是可以体察的,因此,一旦把历史作人生化处理,它也就变得生气勃勃,易于为人们所体察了 。把历史看得如同人生,这在人生观和历史观两方面来说都是超逸的,艺术化的 。
23) 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24) 中青年的世界再强悍,也经常需要一些苍老的手来救助 。平时不容易见到,一旦有事则及时伸出,救助过后又立即消失,神龙见首不见尾 。这是一种早已退出社会主体的隐性文化和柔性文化,隐柔中沉积着岁月的硬度,能使后人一时启悟,如与天人对晤 。老年的魅力,理应在这样的高位上偶尔显露 。不要驱使,不要强求,不要哄抬,只让它们成为人生的写意笔墨,似淡似浓,似有似无 。
25) 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 。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 。于是,青年时代的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 。
26) 中年人一旦有了当家体验,就会明白教科书式的人生教条十分可笑 。当家管着这么一个大摊子,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着新问题,除了敏锐而又细致地体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开每一个症结,简直没有高谈阔论、把玩概念的余地 。这时人生变得很空灵,除了隐隐然几条人生大原则,再也记不得更多的条令 。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好的人生状态,既有很大的幅度,又有很大的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