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文化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二 )


5.七夕节:是每年农历七月七日 , 也有叫乞巧节的 。七夕 , 相传是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的日子 。
在这一天 , 女孩子会进行一些乞巧活动 , 也就是向上天祈求 , 让自己也能像七仙女一样心灵手巧 。
传统文化习俗:穿针乞巧 , 种生求子 , 为牛庆生 , 拜织女 , 吃巧果等等 。
6.中元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 , 又称地官节 , 鬼节等 , 地官专管赦罪事宜 。过"中元节" , 已经成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传统文化习俗 , 成了一个民族特色节日 。
传统文化习俗:祭拜祖先 , 祭祀亡灵 , 送纸钱 , 放焰口 , 放莲花河灯等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 , 除夕、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阴历十月一送寒衣 , 都是祭祖的重要节日 。
7.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因此时秋天已经过了一半 , 已到深秋时节 , 故名"中秋节" 。传统文化习俗:祭拜月亮 , 吃月饼 , 赏月 , 燃灯 , 猜灯谜 , 赏桂花 , 饮桂花酒 , 赏花灯 , 一家人团聚赏月等等 。
中国人有对月亮的崇拜情节 , 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 。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赞美有加 , 苏轼的《中秋月》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8.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 九月九与"久久"同音 , 取天长地久之意 , 也称为敬老节 。又因《易经》将"九"定为阳数 , 九月九日 , 就是重阳日 , 故称为"重阳节" 。
古人认为重阳是大吉 , 所以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
传统文化习俗:有踏秋 , 赏菊 , 登高望远 , 吃重阳糕 , 饮菊花酒 , 敬老等活动 。
在描写重阳节的文学作品中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是其中的代表作 。
9.寒衣节:又称授衣节 , 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 , 是给故去的先祖送寒衣的节日 。传统文化习俗:祭拜祖先 , 过冬前 , 给过世的亲人送去过冬的衣服 。
此习俗 , 对先祖含有深深地敬意 , 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 , 以孝为先的文化传统 。
10.下元节:又称水官节 , 水官专管解厄事宜 。是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 , 正值小雪节气之时 。据《中华风俗志》记载 , "十月望为下元节 , 俗传水官解厄之辰 , 亦有持斋诵经者 。"
传统文化习俗:祭奠祖先 。
11.小年:是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 , 也有人家过腊月二十四 。传统文化习俗:小年这天吃饺子 , 放鞭炮 。从这一天开始到除夕之日 , 就算进入过年的节奏了 。
这段时间内 , 一般进行房屋扫尘 , 清洁卫生 , 祭灶王爷 , 预备年货 , 贴春联、福字、窗花 , 祭祖等等 。
12.除夕:又称年除日、除夕夜、大年夜等等 , 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之夜 , 除旧迎新 , 既是上一年的结束 , 又是新一年的开始 。传统文化习俗:还没有贴春联、福字、窗花、年画的人家 , 除夕这天是最后的机会 , 放鞭炮、花炮 , 祭祖 , 敬神 , 挂红灯笼 , 吃年夜饭 , 守岁 , 拜年 , 发压岁钱 , 吃饺子、看春晚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