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怎样“炼”成的·成医篇 修炼,守护生命的“必由路”( 二 )


如今的中医肿瘤科已发展到3个病区、170余张床位 , 集中医、放化疗、介入、心理治疗于一体 , 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一站式诊疗中心 , 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3破难守正创新
大疫之中有大医 。 2019年6月 , 王晞星正式退休 。 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 再次“激活”了他内心的战斗欲 。 61岁的王晞星亲临战“疫”一线 , 带领80余人的中医药团队 , 尽锐出战 , 制定方案 , 诊治患者 , 研发方剂 , 见证着疫情阴霾一点点消散 。
对抗疫情 , 中医的背后是浩如烟海的病例 。 匆匆赶回太原 , 王晞星连夜分析收集到的感染病例 。 他越看越心惊 , 此次疫情最凶险的是 , 病毒侵入身体后 , 引起炎症因子风暴 , 肺部渗出物骤增 , 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 。 王晞星团队提出了中西医联手救治思路:不走呼吸道 , 不走肠道 , 走水道 , 兼顾祛邪、护胃、养心、护肝 。 几番商榷 , 大家最后确认了13味中药:葶苈子、白茅根、丹皮、生地、杏仁、白豆蔻、薏苡仁、茯苓、黄芩、太子参、麦冬、五味子、茵陈 , 配合西医治疗 , 助力减毒增效 。 这味“葶苈泻肺汤”后来屡建奇功 。
此番中医中药的及早介入 , 也扭转了大家对中药“慢性子”的认识 , 疑似患者及轻症患者服用初期方——除湿清肺颗粒 , 患者症状迅速消失 , 没有一例病症转重 。 另外 , 还有中期方、恢复期方……分时段围堵新冠病毒 。 “一人一证、一证一方、一人一策”分型论治的中医治疗方案 , 取得明显疗效 , 成为我省抗疫的治疗经验之一 。
4敲打言传身教
“我感觉我到60岁后 , 才真正懂得看病 。 ”王晞星说 , 体质、经络、穴位……中医研究的是形而上的身体 , 它是一门艺术 , 需要灵感 。 从医40余载 , 方才领悟中医举重若轻、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 。
杨晞是王晞星2007年带的硕士研究生 , 一晃13年 , 她已是一名带教老师 。 回想起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 , 她说:“老师不仅是‘言传’ , ‘身教’对我们影响更大 。 ”
研究生复试结束后 , 杨晞突然接到王晞星的电话 , 让她提前报到 , 熟悉工作 。 当时 , 肿瘤科已经“一床难求” , 正式在岗的管床医生只有3个 。 杨晞到了科室 , 老师们没时间多寒暄 , 简单交代日常工作 , 告诉她这些怎么弄 , 剩下的全靠自己观察领悟 。
一天晚上 , 杨晞忙到快9时才忙完 , 准备下楼却碰上老师王晞星一路小跑着进了病区 。 “您怎么这么晚还来?”谁料王晞星下意识看了看表说:“这么早你就回去了?走 , 先跟我查房去!”这话让杨晞心里犯嘀咕 , “老师不会是开玩笑吧?”
“进了病房 , 老师神情严肃 , 温声询问患者情况 , 时不时拍拍他们的手臂 , 特别亲切 , 有的患者甚至拉着老师的手流泪了 。 ”一幕幕场景深深触动着杨晞 , “人在重病时 , 能遇到这样的大夫太幸运了!”那时 , 王晞星已是全国知名的肿瘤专家、医院院长 , 繁重的管理工作加上满当当的门诊 , 已经应接不暇 , 但是查房他却一天不落 。 老师的严谨、认真 , 对患者的重视 , 杨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正如老师所言:“我们的职业与生命相联 , 选择当医生就是选择一生的奉献 。 ”
省中医院胜利分院院长高向军1999年就跟着王晞星学习 , 受益匪浅 。 “是看病的人 , 还是看人的病?”高向军挨老师的骂不少 , 骂过才醒悟:药方不是静止的 , 要随着患者病机变化调整 。
“这次疫情 , 中医的疗效被肯定 , 我们的青年中医也要自信起来 , 强大起来 ,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 , 守正创新 。 ”王晞星号召青年人 , 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 中医人要藏器于身 , 待时而动 , 让中医药与时代同频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