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止痛药卖了350亿美元,救命药变毒品,夺走20万人生命( 二 )


1987年 , 亚瑟去世 , 享年73岁 。 如果说亚瑟让普渡制药变得小有成就 , 那后来呈火箭式增长则是两个弟弟苦心经营的结果 。
亚瑟去世 , 莫蒂默与雷蒙德买下他的股份 ,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 , 两兄弟开始让普渡制药涉足止痛药领域 。
虽然亚瑟并没有亲身参与奥施康定的营销 , 但此后普渡制药研发的任何一种药品无不是严格遵循着亚瑟制定的营销方案 。
八年后 , 老三雷蒙德的儿子理查德·萨克勒以羟考酮为基础 , 研发出了奥施康定 , 1995年 , 美国食物及药品管理局批准奥施康定上市 。
1996年奥施康定正式上市 , 一举登上最畅销的阿片类药物的宝座 ,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 , 到2001年 , 奥施康定的销售额就已占到普渡制药总收入的80% 。
一片止痛药卖了350亿美元,救命药变毒品,夺走20万人生命
文章图片
穿着晚礼服的“毒贩”
普渡制药生产并发行的止痛药奥施康定虽然很贵 , 但凭借“12小时止痛效果”、“比其他止痛药更安全”的宣传噱头俘获了很多患者 。
药品上市后不久 , 很多患者向医生埋怨道:这个药的止痛效果根本不能持续12小时 。
为了掩盖“12小时止痛效果”的虚假宣传 , 萨克勒家族的成员便雇佣很多销售代表建议并鼓励医生加大患者单次服药的计量 , 也就是说 , 吃1粒不管用 , 那就尝试着一次吃2粒 , 吃3粒 , 并且向医生明确表示 , 奥施康定不会导致滥用 , 患者的成瘾风险不足1% 。
实际上 , 奥施康定在向美国食物及药品管理局申请上市时 , 普渡制药从来没有对奥施康定会不会导致成瘾或滥用进行过临床研究 。
在此后数十年间 , 普渡制药的虚假营销手段将奥施康定标榜成一种不可或缺且安全的止痛药产品 , 导致医生们越来越频繁地向患者开出使用奥施康定的药单 , 甚至还将奥施康定作为了泰诺的替代品 。
短短几年之内 , 奥施康定的销售让普渡制药从中获利数十亿美元 。
其实 , 奥施康定的有效成分为羟考酮 , 与海洛因的成分相似 , 止疼强度是吗啡的两倍 , 非常容易导致上瘾 , 大剂量服用奥施康定的行为对于患者来说非常危险 , 患者每次服用奥施康定的剂量越多 , 依赖性便会越强 , 致死的可能性也会越高 。
由于成分与海洛因相似 , 奥施康定药片在研磨、稀释后 , 基本上可以作为海洛因的替代品 。
据《纽约时报》报道 , 人们嚼服奥施康定 , 或者碾成粉末后用鼻子吸入、用针注射 , 都会使人产生像服食海洛因一样的感觉 。
黑色产业链迅速形成 。 很多人把药片以1毫克1美元的价格卖到黑市牟取暴利 , 此外 , 还有不少医生靠开奥施康定给患者来赚钱 。
随着这种神操作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瘾君子发现 , 奥施康定的滥用程度开始呈现指数式增长 。
由于普渡制药是萨克勒家族100%控股 , 属于私营制药公司 , 所以萨克勒家族有权决定药物的销售情况 , 但对于发生的一切 , 萨克勒家族选择视而不见 , 不仅如此 , 他们还一直在有计划地拓展奥施康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 并且使用药品折扣卡来促进奥施康定的销量 , 据不完全统计 , 普渡制药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350亿美元 。
多年来 , 萨克勒家族成员和普渡制药高管一直试图推卸责任 , 掩盖他们在促使阿片类药物流行中扮演的角色 。 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片类药物滥用开始蔓延时 , 时任普渡制药总裁的理查德·萨克勒则将全部责任推给了上瘾者 。
2001年 , 理查德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 , “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打击滥用药物者 。 他们是罪魁祸首 , 也是问题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