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问:
小户怎么变大户?
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大难点在于如何把众多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
10月28日 , 在泗洪县界集镇山头村 , 苏合农服与山头村订单农业签约 。 山头村党支部书记孙其响说 , 村里已经流转的土地有6000多亩 , 这次拿出600多亩地种酒用高粱 , “跟大公司签约 , 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 高粱收下来就能有销路” 。
红缨子 , 酒用高粱的特殊品种 。 “我这200亩地种小麦和水稻 , 现在也种些红缨子 。 酒用高粱以前不敢随意种 , 怕有风险卖不掉 , 现在有了订单就安心多了 。 ”1975年出生的山头村村民朱道东说 , “我以前也在厂里打工 , 几年前回来种地 。 现在都是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割 , 平时需要锄草、打药时 , 会请几个短工帮忙 。 我也不是一年到头绑在地里 , 空闲时还会在外面打些短工 。 ”他开心地告诉采访人员 。
“我们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想怎么能带动小农户?实际上比较容易带动的是像朱道东这样的规模适度的大户 。 我们想通过基层供销社来衔接小农户 , 形成类似于适度规模的大户 。 从这个角度考虑 , 目前正在推动的就是订单农业 。 ”孙振中说 , “通过锁定下游订单的形式组织上游农户开展规模化生产 , 有力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据悉 , 目前 , 苏合农服已与洋河股份、牧原股份、立华集团等10余家大型用粮企业建立了长期定向合作 , 今年与洋河股份签订了2.1万亩高粱基地定向种植协议 , 小麦季计划扩大至5万亩以上 。 去年 , 苏合农服实现粮食订单21.8万吨 , 今年将达40万吨 。
苏合农服社会化服务部经理任正文说 , 通过订单导入的“农资+技术”服务 , 2022年在宿迁试点示范田块实现小麦亩产平均增加12% , 同时农药和化肥施用量降低15%;2022年宿迁普通小麦平均价格为1.48元/斤 , 苏合农服通过订单导入服务后的销售平均价格达到1.54元/斤 。 通过两端带动实现农户每亩小麦综合收益较往年提高近80元 , 有效提升了农户生产积极性 。
我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超过20万家 , 这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力量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 但就我省来看 , 仍存在众多小农户经营面积小而且分散、从业人员多数年龄偏大等问题 。 随着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 这一现象会更加突出 。
省供销合作总社发展规划处处长杨帆说 , 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众多 , 但有影响、叫得响的偏少 , 服务万亩耕地以上的还是占少数 。 各地的实践充分证明 ,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化解“谁来种地”之忧的根本举措 , 是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必由之路 。
3问:
标准不一怎么变标准统一?
“刚才我说中端服务不挣钱还要贴钱 , 还有一个原因是 , 现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 或者说标准太乱 , 大家都在做标准 。 ”孙振中说 。
没有标准 , 意味着很容易引起争端 。 “比如说我们去施药 , 喷除草剂 。 喷后48小时要上水覆盖田面 , 这样除草效果能达到99% 。 如果药喷完了 , 农户没上水 , 这个效果就会降到50%以下 。 我们最怕的是 , 我提供了施药的服务 , 他没上水 , 但因为没有标准 , 他可能会反过来怪我服务没到位 。 ”任正文说 , 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相对缺乏的情况 , 苏合农服也制定了水稻、小麦、高粱3种作物的服务菜单及企业服务项目标准 , 共涉及20余项具体服务指标 。
- 云南省癌症中心开工建设,将服务周边地区人民健康
- 创新改革服务基层百姓,推动国企办医高质量发展
- “放大食物营养”【国粮农业】履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奥秘
- “飞播”让农业更“智慧”
- 拓展农业消费功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信阳市浉河区游河乡中心卫生院: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
- 广州供销农产品公司、农业集团穗农供应链公司全力支援花都区高风险区域物资保供
- 万亩农田托管经营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 供得上送得出 打通农资服务“最后一公里”
- 冰城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众口不再难调 “差异化”服务周到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