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追梦人”( 二 )


“培育一个优良旱地小麦品种 , 比培养一个孩子还要费心费神 。 ”王天中深有感触地说 , 育种工作是枯燥的、长期的 , 需要坚持不懈地机械式反复 , 一个新品种从开始选育直至大面积示范推广 , 需要经过十年如一日的磨砺 。 作为一名育种人 , 不仅要有爱心、细心、耐心 , 更要有不言弃、不放弃和不气馁的执着与坚持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 , 从“蒲临5号”“旱白6号”到“渭麦4号”“秦麦3号” , 从推广种植面积40万亩到250万亩 , 从当时亩产75公斤左右到全区平均亩产突破150公斤大关……王丙申和他的团队育成的“渭麦4号”“秦麦3号”“渭麦6号”等旱地小麦新品种脱颖而出 , 产量稳定在每亩175公斤 。 到1987年时 , 仅“秦麦3号”在黄淮旱地的推广种植面积已接近200万亩 。
“我们这辈子就盯着育种一件事儿 , 干到这个份上 , 值了!”说起团队昔日取得的辉煌“战果” , 年近七旬的张芳琴老人一脸自豪 。
做梦 , 都在陪着麦子成长!
“在麦田里 , 是我们心情最好的时候 , 啥都不想 。 只要有时间 , 我愿意‘长’在麦地里!”谷俊友老人坦言 , 他们一辈子最艰苦的岁月都是在麦地里度过的 , 也是麦田给了他们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 。
走过数十载的育种路 , 一粒粒神奇的种子 , 在祖国多处大地上生根发芽、生产收获 , 小麦产量提上去了 , 但这个团队的成员大多从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老人 , 就连当时的“小年轻”屈新军也已年过半百 。 并且 , 王丙申和谷俊友两位老人分别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等殊荣于一身的旱地小麦“育种名家” 。
虽然 , 王丙申和他的老伙计们均已退休在家 , 但是 , 他们的心从未离开过魂牵梦绕的麦田 , 依然牵挂着钟爱一生的育种事业 。 当听到“渭麦”品系攻克一个个技术大关、取得一项项荣誉时 , 他们高兴得像孩子得到一份心仪已久的礼物一般 , 满脸的欢喜 , 满心的快乐 。 王丙申的儿子告诉采访人员 , 当得知“渭麦9号”成为“国字号”品种时 , 老人激动得举着双手比划了半天 。
麦田里的“追梦人”】“前几天 , 老谷告诉我他做了一个梦 , 梦到自己新培育的麦种破土发芽、茁壮成长 , 麦秆挺着笔直的腰 , 长长的麦穗在风中摇摆……”谷俊友老人的老伴儿感慨万千地说:“这一辈子 , 他算是与麦子结下了难舍情缘 。 ”
“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之大者’ , 努力让粮食丰收、让人们吃好饭 , 是我们一生不变的追求!”一粒种子 , 造福苍生;为民育种 , 一梦逐一生 。 王丙申和他的团队肩负着农业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 用一颗颗赤子之心 , 诠释着小麦育种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 在广袤的田野上 , 播撒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 , 让百姓牢牢端稳自己手中的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