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核技工程公司好不好?国家核电与中电投会合并吗?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合并已经通过国务院审批,双方重组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
王炳华出任新集团董事长
国家核电与中电投的合并之说由来已久 , 早在2014年年初就曾被广泛关注 。2014年7月 , 国家核电新闻发言人郭洪波首次对外确认,两家公司正在相关部门指导下推进重组工作 , 重组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国资委 。
今年2月3日 , 中电投下属上市公司上海电力(600021,问诊)(600021)、吉电股份(000875,问诊)(000875)、东方能源(000958,问诊)(000958)相继发布公告称,国务院国资委已通知中电投启动与国核技联合重组的工作,具体方案待定,中电投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依据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这被视为合并事宜被正式确定 。
此外,根据早报采访人员获得的信息,合并后国核技董事长王炳华将任新集团的一把手,接替今年年龄就已到线的中电投党组书记、总经理长陆启洲 。据悉,本应在2014年6月到点退休的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依然在任,最重要的原因亦是在等待合并重组具体方案的产生 。
王炳华此前就是中电投的首任总经理,在中电投工作5年后调至新成立的国核技,成为该公司首任董事长 。按照2007年《国务院关于组建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组建国核技是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 , 是核电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尽快提高中国核电自主化能力、推进核电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 。
核电三足鼎立
早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根据重组方案,合并成功后,国核技仍将相对独立,并取得以电养核的效果,获得中电投在财力上的支持 。
有国核技知情人士向早报采访人员证实 , 关于未来产业布局 , 国核技内部给出的说法是“核电业务依然是未来新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
关于新集团的命名,早报采访人员了解到,依然悬而未决 。据前述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坊间传闻的一个版本“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 早已被否 。
国核技的主营业务包括核电技术研发、核电站设计、工程总包、设备材料制造、运行服务,以及部分非核业务 。其在AP1000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AP1400核电技术 , 并谋求在山东荣成开工建设示范项目 。国家发改委已批准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不过,国核技本身没有开发核电项目的资质,而与中电投集团整合之后就能越过资质上的政策障碍,顺理成章地成为核电站的业主 。
目前,中电投在核电技术研发、工程建设等方面与中核和中广核两大核电集团有较大差距,在核电行业中实力不强,如果与国核技整合,将极大提升其在核电领域的实力 。
【国核技工程公司好不好?国家核电与中电投会合并吗?】而国核技作为中国引进消化吸收美国AP1000核电技术的主体,也将在与中电投集团重组后,获得核电项目开发建设的资质,由一家技术公司化身为综合性的能源实业公司 。
两者合并后,业内广泛认为核电业将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但是,在中广核的核电站资产已经上市、中核筹备上市颇久的情况下,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后 , 其规模一时间还难以与其他两家比肩 。
“从规模、经验等各方面来说,中核和中广核肯定比新的这家要强很多 。”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但以前中电投有项目没技术,国核技有技术没项目,做不了什么事 。两者加起来正好是一股力量,相互弥补了 。”
林伯强认为 , 未来中核、中广核和新集团三者在国内核电市场的竞争态势 , 就像是“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间的关系 。
近日还有媒体援引核电业内人士消息称,未来国内三大核电企业在海外业务上或将成立总公司“合三为一”,以避免出海内耗严重等难题 。对此,林伯强认为可能性很小 。“这三家核电企业既然现在还没有大一统,那就是分别‘走出去’ , 就像现在的三桶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