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国家卫健委部署在西南地区的危急重症诊疗中心 。 作为兜底医院 , 华西医院从上个月中旬起 , 开始迎战新冠重症高峰 , 急诊科首当其冲 , 接诊各地而来的重症病患 。
华西迎战重症高峰急诊科首当其冲
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华西医院主院区 , 这段时间 , 急诊科就医量持续攀升 , 从日常的每天三百多人 , 增加到现在日均七八百人 , 高峰时一天能有上千人就诊 。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文章图片
华西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唐时元:我们会把病人分成一、二、三、四 , 四个级别 。 比如病人呼吸心跳都没有 , 这种属于一级;还有一些 , 可能有一些缺氧的表现 , 氧饱和度有点低 , 血压偏低或者过高 , 这种属于危重的情况 , 就是二级 。 我们为了把重症病人和轻症病人分开 , 这边只保留了一、二级病患的分诊 , 三、四级相对轻一点的病人分诊 , 调整到另外一个区域 。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危重和严重的病人 , 优先筛出来 , 送进去 。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文章图片
这样的分区预备措施 , 很快就在病人接踵而来时发挥了作用 。 作为国家卫健委部署在西南地区的危急重症诊疗中心 , 从四川各地转诊或自行来急诊科就医的病人持续不断 。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文章图片
傍晚 , 一位78岁的老人 , 从四川德阳被家人送到华西医院来 。 老人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基础病 。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文章图片
了解病情后 , 曹钰主任带领急诊科医护给老人做了初步检查和紧急氧疗 , 老人的血氧饱和度逐渐恢复到95以上 。 第二天 , 老人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 进一步监测治疗 。 目前 , 老人病情已经稳定 。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文章图片
这段时间 , 被送到急诊科的老人持续增加 , 除了家属自行送来就医的 , 还有一些是通过分级诊疗平台 , 由基层医院预约转诊送来的 。 成都市金堂县人民医院就送来了一位78岁新冠重症的老人 。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文章图片
经过诊察 , 老人有心脏病和肝硬化等基础病 , 存在低氧血症 。 在急诊科进行基础施救后 , 当晚 , 老人被转入新冠综合病房住院 , 针对基础病和新发的肺部感染进行系统治疗 , 目前病情趋于稳定 。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文章图片
随着时间推移 , 被分诊为一、二级重症程度需要留观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 原本只有46张床位的急诊科抢救室 , 现在已扩充到了91张 。 从全院抽调的上百名医护 , 在这里轮班值守 。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文章图片
袁中信和赖洁都是90后的医护 , 在华西医院急诊科 , 一半以上的医护都是与他们年龄相当的90后 。 96年出生的赖洁已经在急诊科工作了三年多 , 积累了较丰富的重症病人抢救经验 。 就在十几天前 , 她也感染了新冠病毒 , 为了不影响病人救治和其他同事的安全 , 她按要求居家隔离 。 然而短短几天内 , 急诊科80%以上医护陆续感染 。 为了急诊科能正常运转 , 赖洁在感染两天后 , 当自身不适症状缓解时 , 主动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丨记者蹲点华西医院:调配扩容迎战重症高峰
文章图片
华西医院急诊科护士赖洁:我没有再发热就返岗了 。 我们领导跟我们讲 ,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身体状态不足以支撑工作、照顾病人 , 可以不用返岗 。 我们要保护自己 , 也要保护病人 , 双向的保护 , 保证双方的安全我们才返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