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的资料,白杨树简介

白杨,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植物的通称,原产北半球 , 其它杨属植物分布于较北较高处,以叶在微风中摇摆,树干非常直而闻名 。因分蘗快,多生长成林,罕见单株者,甚有益于自然景观 。树皮灰绿平滑 , 分枝自然;绿叶茂密,转为鲜黄;雌雄异株 , 春天葇荑花序先叶开放 。树皮通常灰白色,平滑,仅老树基部粗糙 。芽具绒毛或光滑 。叶具绒毛 , 至少在长枝叶下面具绒毛;短枝叶具绒毛或光滑;叶柄侧扁或近圆柱形 。苞片条状分裂,边缘有长毛,柱头2-4裂;雄蕊5-20 , 花药不具细尖 。蒴果长椭圆形,通常2瓣裂 。白杨组,我国产1种(1杂交种) , 13变种,7变型 。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约30米,胸径约1米,树干通直,树皮灰绿至灰白色,皮孔菱形 , 老树基部黑灰色,纵裂 。幼枝被毛,后脱落 。叶芽卵形 , 长枝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1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或平截,具深牙齿或波状牙齿,下面密被绒毛,后渐脱落,叶柄上部扁,长3-7厘米,顶端常有2-4腺体;短枝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下面无毛,具深波状牙齿,叶柄扁,稍短于叶片 。花芽卵圆形或近球形 , 雄花序长10-14厘米,苞片密被长毛,雄蕊6-12;雌花长椭圆形 , 花序长达14厘米 。果圆锥形或长卵形,2裂 。花期3-4月,果期4-5月,蒴果大 。

白杨树的资料,白杨树简介

文章插图

属下分类
杨属分为5个派,即白杨派、大叶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及胡杨派 。
(1)白杨派Sect.Leuce树皮常灰白色,平滑,老树基部粗糙 。叶被绒毛,或长枝叶下面被毛,短枝叶被绒毛或无毛 。苞片条状分裂,裂片边缘有长毛 。果长椭圆形 , 2裂 。白杨派中除毛白杨之外,有银白杨、山杨、河北杨、响叶杨、响毛杨、三倍体毛白杨、84k杨 。鄢陵栽培较多的有:
①三倍体毛白杨其生物学特性与二倍体毛白杨相似,只是在生长量上比二倍体毛白杨快 , 抗性比二倍体强,材质比二倍体优良 。
②84k杨84k杨是韩国选育的银白杨x腺毛杨的一个杂种无性系 。树体高大挺拔,树形美观,树干光滑,皮青灰色,芽紧贴树干 。叶片圆,正面深绿色,背面密被白绒毛,后逐渐脱落 。它是雄性无性系,没有,“飞絮”,不会污染环境 。生根容易,苗期与幼树生长快 , 材质好,抗风能力及抗性强 。
(2)大叶杨派Sect.Leucoides树皮呈片状开裂,粗糙 。芽圆锥形,微有粘质,光滑 。短枝与长枝叶近圆形,基部心形或深心形;叶柄仅先端微扁 。花盘深裂,宿存;雄蕊12-40,花药长椭圆形,具细尖;子房具柔毛 , 花柱较长,柱头2-3裂 。蒴果具毛,2-3(4)瓣裂 。
本组我国产5种,3变型 。

白杨树的资料,白杨树简介

文章插图

(3)青杨派Sect.Tacamahaca树皮纵裂 。芽大,富有粘质,有强烈的香味 。叶上面绿色,下面通常白色,长短枝叶形状不同,基部楔形、圆形至浅心形,边缘不具半透明狭边;叶柄圆形或近四棱形,有沟槽,长短不等 。雄蕊8-60,花药长椭圆形至球形;柱头2-4裂;花柱短或无 。蒴果2-4(5)瓣裂,花盘宿存 。
本组我国产和引种的计37种(1杂交种),29变种,11变型 。
①小叶杨P.simonii幼树皮灰绿色,老时暗灰色,纵裂 。幼树小枝及嫩枝有棱,老树小枝圆,无毛 。芽细长,先端长尖 。叶菱状卵形、菱状椭圆或菱状倒卵形,长3-12厘米,宽2-8厘米 。叶柄圆,具有耐寒、耐早、抗风等特性 。
②冬瓜杨P.purdomii河南称大叶杨 。树皮褐色,片状剥裂,无毛 。芽无毛,萌枝叶长卵形,长达25厘米,宽15厘米;短枝叶卵形或宽卵形,长7-14厘米,先端渐尖 , 基部圆或近心形 。
(4)黑杨派Sect.Aegeiros树皮纵裂 。芽富有粘质 。叶通常为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 , 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或阔楔形,边缘具圆锯齿 , 并有透明窄边,两面皆为绿色,均有气孔 。雄蕊15-30,花药近球形或椭圆形,柱头2,无花柱 。蒴果2-4瓣裂,花盘宿存 。
本组我国产和引种的计8种(4杂交种),5变种,10栽培变种 。
鄢陵栽培的主要有:
①沙兰杨P.xeuramericana树冠宽阔,圆锥形 , 侧枝稀疏 , 近轮生;树皮灰白至灰褐色 , 基部浅裂 。长枝及萌枝具棱 , 灰绿至灰白色,短枝黄褐色 。芽三角状圆锥形,短枝叶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 , 长8-ll厘米,宽6-9厘米 。
②107杨欧美杨杂交种,起源于意大利 , 1984年引入中国 。树干高大通直,树皮灰色较粗 , 分枝角度?。?树冠窄 , 侧枝细,叶片小而密 , 满冠,雌株 。具有生长快、抗寒、抗病虫等优点 。
③108杨美洲黑杨与欧洲黑杨的人工杂交种,起源于意大利,1984年引入中国 。树干通直,尖削度小,窄冠,系雌株 。速生,抗风能力强 , 较抗病虫,材质优良 , 耐干旱、低温 。与107杨相比,生长量相似,但更为抗寒 。
(5)胡杨派Sect.Taranga芽无粘质,有毛 。叶形多变化,两面同为灰蓝色,仅下面有气孔;叶柄圆 。花盘膜质,浅或深裂,具尖齿,早落;雄蕊15-35,花药长,先端具细尖;子房长卵形 , 柱头极大,3-4裂;苞匙形,膜质,近白色,先端淡紫色 。蒴果长,有柄,3(2)瓣裂 。本组我国产2种 。
生长环境
强阳性树种 。喜温凉、湿润气候 。在早春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方,树皮常冻裂,俗称“破肚子病” 。在暖热多雨气候下,易受病虫危害,生长不良 。对土壤要求不严 , 在深厚肥沃、湿润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很快 。在干旱瘠薄、低洼积水的盐碱地及沙荒地上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易形成“小老树” 。稍耐盐碱 , 大树耐水湿,深根性,根系发达,根际萌蘖性强,生长较快 , 耐烟尘 , 抗污染 。寿命是杨属中最长的树种,寿命长达200年 。
分布范围
原产中国,分布广,北起中国辽宁南部、内蒙古,南至长江流域,以黄河中下游为适生区 。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多生于低山平原土层深厚的地方,昆明附近海拔1900米的沟堤旁有大树,生长良好 。
繁殖方法
多以无性繁殖为主,常采用嫁接、埋条、留根、压条、分蘖等方法 。也可用加拿大杨作砧木芽接或枝接,成活率高 。
播种:宜在果熟后立即采种,种子千粒重0.45克,发芽率约96% 。播种前要细致整地 , 撒播,覆土0.5厘米,播后镇压 。1年生苗平均高62.6厘米,地径0.35-1厘米 。
【白杨树的资料,白杨树简介】苗期应注意及时摘除侧芽,保护顶芽的高生长 。
【整地】:选用秋季深翻25-30厘米的机耕地 , 每亩施基肥3000千克以上,翌春再细耕做畦 。畦面做到碎、平、净 。畦块整齐划一,打埂要坚实 , 便于灌水 。用覆盖地膜扦插 , 更能提高成苗率 。
【采苗与插穗】:应选用一年生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平茬苗秆作插穗 。穗粗0.5-3厘米,长14-17厘米,具有3-5个健壮芽 。切条要上切口平齐 , 下切口成马蹄形,切口勿劈裂 。切好的插穗要立即贮藏好,并减少阳光直射和避免风干 。
【扦插】:以春季扦插为宜 。苗圃地扦插按行距60厘米拉线,然后用扦插锥或铁锹顺线将土撬松即可扦插 。插穗与地面成45度的夹角 , 地上部分露出1-2个芽,每亩扦插6000株 。育林地每亩应控制栽植密度在450株左右,行距1-6米,株距1米,扦插前将插穗用清水浸泡一昼夜 。无论干插或湿插,都必须使插穗幼苗朝上而不允许倒插,并保持芽部与地面平齐,不同粗细的插穗应分床扦插 。
【浇水】:扦插后采用小水浸灌法灌足 。第二次浇水前要将冲坏地埂修复好,以利存水,之后每周1次 , 连浇3遍 。浇第四次要相隔2周并结合苗木定植再浇,以后每隔10-15天浇水一次 。9月灌足水后不再浇水 。
【松土除草】:扦插浇水2-3次后,进行一次浅松土 , 深度4厘米 。第二次松土在第五次浇水后 , 土壤合墒时进行 , 深度5厘米 。按“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清除地里所有杂草,全年松土除草4-5次 。
【摘芽】:应在侧枝木质化前时摘芽 。
观赏价值
毛白杨树体高大挺拔,姿态雄伟,叶大荫浓,生长较快,适应性强,是城乡及工矿区优良的绿化树种 。也常用作行道树、园路树、庭荫树或营造防本造防护林;可孤植、丛植、群植于建筑周围、草坪、广场、水滨;在街道、公路、学校运动场、工厂、牧场周围列植、群植 。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 , 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 。她不追逐雨水 , 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 , 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 。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 。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浇灌 , 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她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 。她不枝不蔓 , 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 。土壤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 。秋风里,虽然脱尽了叶子,单薄的枝条依然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 。严冬里 , 她迎着风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 , 树树有声 。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 , 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白杨树的性情是平民化的,可又是最富贵的 。她可以当柴烧,可以打家具,可以做屋檩栋梁,可以制作农具,和养育她成长的黄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在一些人眼中,几乎会忘记她的存在 。可对于荒寒贫困的黄土地,她却是伟岸的大丈夫,在一年四季里,留守着,装点着,给黄土地减几分贫寒和寂寞,增几分生动和美丽,因为,她的根已经和黄土地连为一个整体 。白杨树并没有想到移栽和迁徙,哪怕她的残落枝叶腐化归于泥土,也要为这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和活力 。厚实的黄土地下 , 涌动着白杨树不朽的生命,黄土地酥酥地勃发了 , 一片片地延伸着绿 。播种着的人们又播种下一片白杨树,过几年白杨树就又成了更大的一片绿 。
药理价值
树皮醇提取物100%溶液给兔灌胃,有一定祛痰作用(酚红法);对小鼠无明显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单用对豚鼠组织胺性哮喘无平喘作用,但与1%蛤蟆草油乳剂合用则效果显著:治疗大鼠慢性气管炎(烟熏法),其1:1提取液在第14次治疗后,对气管和支气管病变略有改善 。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平板法),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明显作用(纸碟法),24小时内杀死福氏痢疾杆菌的有效浓度为1:8(试管法) 。
鉴定方法
【性状鉴别】:树皮板片状或卷筒状,厚2-4mm,外表面鲜时暗绿色,干后棕黑色 , 常残存银灰色的栓皮 , 皮孔明显,菱形 , 长2-14.5mm,宽3-13mm;内表面灰棕色,有细纵条纹理 。质地坚韧,不易折断 。断面显纤维性及颗粒性 。气微小 , 味微小 。
【显微鉴别】:树皮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 , 皮孔明显 。皮层散有石细胞群及纤维束,石细胞直径29-69μm , 薄壁细胞含有棕色物 。韧皮部宽广 , 散有石细胞群,石细胞直径25-49μm,常体有纤维束,并可见晶纤维 ,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射线1-3列细胞 。
药理作用
【白杨叶】:性味苦;性寒 。《本草纲目》:治龋齿,煎水含漱 。又治骨疽久发,骨从中出,频捣敷之 。白杨叶的提取物对铜绿色单孢菌(绿脓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外用:适量 , 煎水含漱;或捣敷;或贴敷 。清热解毒药;消肿药 。
【白杨枝】:性味苦;性寒 。《本草纲目》:消腹痛,治吻疮 。功效是行气消积,解毒敛疮 。主治腹痛;腹胀;症块;口吻疮 。内服:浸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烧灰研末调敷 。
【白杨树皮】:性味苦;性寒 。《唐本草》:主久风脚气肿,四肢缓弱不随,毒气游易在皮肤中,痰癖等 。酒渍服之 。《本草拾遗》:去风痹宿血,折伤 , 血沥在骨肉间,痛不可忍,及皮肤风瘙肿,杂五木为汤,捋浸损处 。《日华子本草》:治扑损瘀血,并须酒服,煎膏可续筋骨 。《本草纲目》:煎浆水入盐含漱,治口疮 。功效是祛风活血;清热利湿;驱虫 。主治风痹;脚气;扑损瘀血;痢疾;肺热咳嗽;口疮;牙痛;小便淋沥;蛔虫病 。内服:煎汤,10-30g;或研末;或浸酒 。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浸洗,或研末调敷 。炮制方法是《雷公炮炙论》:凡使白杨树皮以铜刀刮粗皮蒸,从巳至未 , 出,用布袋盛,于屋东挂干用 。
【白杨树根皮】:性味苦;性平 。《草木便方》:化痰止咳 , 治喘满,祛风散郁,除肺热,清利肠胃 。《分类草药性》:治男子白浊,淋?。榭? ,白带,糟虫 。《四川中药志》:祛蛔虫 , 止腹痛;治妊娠下痢 。功效为清热;止咳;利温;驱虫 。主治肺热咳喘;淋浊;白带;妊娠下?。换壮娌?。无湿热瘀滞者禁服 。内服:煎汤,9-18g 。外用:适量,煎水洗 。
【白杨皮汤】:白杨皮(取东南面皮,去地3尺以来 , 去苍皮,勿令见风,细切)半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方剂主治风毒攻肌肉,皮肤浮肿 。用水1升,煎至7分,去滓热洗 。以肿消为度 。
【白杨皮酒】:制备方法是上切细,熬令黄赤色即止,纳不津器中,以酒浸 , 随皮多少,每令酒浸皮2-3寸,乃以泥封,冬月14日,春夏7日开饮 。昼2夜1,随性多少,有酒气为度 。处方来源《外台》卷十九引《必效方》 。方剂主治脚气偏废,及一切风,缓风手足拘挛 。腹满癖坚如石 , 积年不损 。病可者 , 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