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药丸”变“软糖”,究竟是新消费还是智商税?医生告诉你关于功能性食品的真相( 二 )


此外,更需要关注的是,不少消费者购买功能性食品,是出于健康、体重、形象等方面的焦虑,但他们缺乏足够的营养学知识,往往希望立竿见影甚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也给了许多不法厂商钻空子的机会。
因此,面对缺了一张“处方签”的功能性食品,消费者必须明晰,不是像“糖”就真的成了“糖”,也不是宣传有“功能”便真有点石成金的效果。医生还特别提醒,功能性食品仅能当作膳食补充剂,绝不可替代药品,如有身体不适还需尽早就医、及时治疗。
快速增长的功能性食品市场,监管不可或缺
除软糖外,目前被赋予“保健功能”的食品还有果冻、益生菌、代餐等,这类功能性食品的销售渠道大多在线上,往往借助购物平台上的网络主播,为产品推广和带货。
在某社交网站,与“功能食品”相关的笔记超过12万篇。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300万家企业经营范围包含“保健食品”。
2020年,全国范围内保健食品相关企业新增注册73.2万家,年度注册增速37.35%。功能性食品走俏消费市场的同时,其鱼龙混杂的现象值得关注。
不久前,浙江台州就查处了一处生产有毒有害“减肥软糖”的窝点,其生产的减肥软糖含有国家目前明令禁止的违禁药西布曲明,这类成分可能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李智平提醒,相比于披着保健品功效的真零食,暗藏药品功效的“假零食”危害性更值得警惕。市场多样化值得鼓励,但普通消费者毕竟不是专业人群,有时会因为一个广告就被“种草”,点开链接就能购买。因此功能性食品不仅在上市前需要被监管,相关市场的监管同样不可或缺。
不少业内专家同样表示,普通人群身体所需的营养素还应从每日正常的饮食摄取,功能性食品仅是一种膳食补充,不可过度依赖。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身体,最重要的还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