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自称寡人是为了什么

古代君王自称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 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 , 君主这样自称是为了警醒自己的德行还不够好 。
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北魏、北周、隋朝的诸侯王常自称为寡人,而枭雄如尔朱荣、高欢自称为孤 。
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 。如唐朝诸侯军阀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联合对抗朝廷,各自称王 , 盟主朱滔自称孤 , 王武俊等人自称寡人 。唐顺宗为太子时自称寡人 。五代郭威未称帝前自称寡人 。
【古代君王自称寡人是为了什么】秦末汉初项羽所分封的诸王(如汉王刘邦)等,和刘邦所分封的诸王(如齐王韩信)都自称寡人 , 汉朝诸侯后多自称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