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风吹日晒只为种出好菜

本文转自:张掖日报
种菜“达人”武雅琴:
不怕风吹日晒只为种出好菜
不怕风吹日晒只为种出好菜
文章图片
本报采访人员陈海段晓梅
这两天 , 甘州区党寨镇汪家堡村五社的武雅琴夫妇格外忙碌 , 种的辣椒和西红杮到了收获高峰期 , 辣椒每次摘1吨左右 , 西红杮摘15吨左右 , 采摘完后打叉绕秧 。 尽管忙碌 , 可武雅琴依然乐呵 , 积极乐观的她爱笑爱说 , 一边忙着农活一边逗乐子 , 惹得帮忙的几个村民喜笑颜开 。
今年45岁的武雅琴是汪家堡村近几年涌现出的大棚蔬菜种植带头人 。 虽然家中能干活的只有两个人 , 但她敢想敢干 , 建起高效智能日光温室3座 , 种植辣椒、葫芦、西红杮等蔬菜 , 年收入近30万元 , 仅蔬菜种植收入占全家经济总收入的90% 。 在她的带动下 , 全村有17户群众建大棚种蔬菜 , 家家户户靠种菜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
不怕风吹日晒只为种出好菜】汪家堡村地处集镇中心、张掖市绿洲农业实验示范园区中心地带 , 在蔬菜大棚种植方面一直都走在前列 。 2020年春 , 甘州区委区政府下发“1号文件”号召各村建新型日光温室 , 镇村干部深入村社宣传动员 。 身为党员的武雅琴第一个带头 , 筹资20多万元建起1座长110米的高效智能日光温室 。 “当年8月底栽的西红杮收获了26吨 , 实现收益5万多元 , 当年就回本 , 还有个赚头 。 ”尝到甜头的武雅琴信心倍增 。
2021年 , 她又筹资39万元新建1座长170米的高效智能日光温室 , 当年8月底栽种西瓜 , 收益近25万元 。 看到武雅琴种菜的高收益 , 周边群众也跟着新建温室 , 两年间全村新建50多座高效智能日光温室 。 “2022年10月 , 我们又建了10万平方米大跨度覆棉被钢架大棚 , 预计今年1月底完工 , 计划2月头开始种植 。 ”越干越有劲的武雅琴憧憬着移苗栽秧的日子 。
“为了保证蔬菜长势良好 , 我们购买质量上乘的棚架和塑料布;为了保证蔬菜质量 , 到附近多个育苗中心进行质量比对;为了熟练掌握种植技术 , 隔三差五到周边种植示范户棚里取经求教……”武雅琴细数这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的过往 , “只要能种出好菜 , 就能卖出好价 , 再苦再累也不怕 。 ”武雅琴说 , 她不仅自己刻苦钻研蔬菜种植技术 , 还添加了山东寿光农业局专业教授的微信 , 通过网络跟专家学技术 , 为自己的“绿色宝贝”保驾护航 。
种菜要有好收益 , 质量最关键 。 8月是蔬菜长势旺盛的时候 , 武雅琴和丈夫谢龙经常守在棚里 , 时刻关注蔬菜、西瓜的长势 , 从栽种初期到旺盛期 ,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 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虚心求教种植户和农技人员 , 耐心细致听专家、技术人员解答 , 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 。 细心观察作物长势状况 , 及时发现作物病害 , 并向技术人员反馈寻求解决方法 , 通过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 。 心血和汗水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 她家种的蔬菜卖价总是全村最高的 。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 武雅琴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 积极动员群众并带头流转土地 , 带头报名筹资修建高效智能日光温室 , 种植绿色蔬菜 , 通过科学示范种植 , 带领本村妇女增收致富 ,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 。
武雅琴始终没有忘记周围的群众 , 她把自己在蔬菜种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无偿传授给想致富的群众 。 武雅琴的蔬菜大棚还为周围群众解决就业 , 为乡亲们带来收益 , 改善生活 。 “平时来她的棚里帮忙 , 一天能挣150元左右 。 她热情开朗 , 待人亲切 , 干事麻利 , 我们也爱跟着她干 。 ”五社村民杜香春说 , 在武雅琴的带动下 , 她们家2021年修建了94米的高效智能日光温室 , 2022年又修建了120米的大跨度覆棉被钢架大棚 。 “这几天正在搭钢架 , 过几天就可以移苗 。 ”曾经在冬天里晒太阳纳鞋底的杜香春也不甘落后 , 紧紧跟上勤劳致富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