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参白济阴散?汤头歌诀解读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官方颁布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健脾化湿的有效方剂,其配伍精良、疗效确切 , 深受历代及当代医家重视 。《局方》对它的评价很高,认为“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明代医学家周文采认为:“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致呕吐泄泻,及大病后调助脾胃,此方最宜 。”清代医家费伯雄亦云:“一补脾,一去实,简当有法 , 勿以其乎易而忽之 。”

什么是参白济阴散?汤头歌诀解读

文章插图

汤头歌诀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
学院解读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药物】白扁豆一斤半(姜汁浸去皮,微炒) 人参二斤 白术二斤茯苓二斤 甘草二斤 炒山药二斤 莲子肉一斤 桔梗一斤 薏苡仁一斤 缩砂仁一斤 陈皮一斤半 。
【用法】研成细末 , 每服三钱,枣汤调下 , 每日两次 。
【功效】健脾渗湿,益气调中 。
【适应证】脾胃虚弱 , 消化不良,形体瘦弱.四肢无力 , 朐脘饱满不宽,或有吐、泻.或腹有微痛,脉象细弱 。
【证治机理】本证乃由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湿浊内停所致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水湿不运,阻滞中焦,气机不畅,则胸脘痞闷 , 下迫大肠 , 则肠鸣泄泻;脾主肌肉,脾虚肌肉乏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 为脾虚湿盛之征 。治当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另本方亦可用于肺脾气虚之湿痰咳嗽,乃取培土生金之法 。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脾胃之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共为君药 。山药、莲子肉既能健脾 , 又有涩肠止泻之功,二药可助参、术健脾益气 , 兼以厚肠止泻;白扁豆健脾化湿 , 薏苡仁健脾渗湿,二药助术、苓健脾助运,渗湿止泻 , 四药共为臣药 。佐以砂仁芳香醒脾 , 行气和胃,既助除湿之力,又畅达气机;桔梗宣开肺气,通利水道 , 并能载药上行 , 以益肺气而成培土生金之功 。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 , 共为使药 。诸药相合 ,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
中药辞典
人参(补气药)、扁豆(补气药)、砂仁(化湿药)
什么是参白济阴散?汤头歌诀解读
什么是参白济阴散?汤头歌诀解读
经典古籍
《医略六书》:“脾胃两虚 , 不能健运胜湿,而输纳无权,故食少体倦,吐泻不止焉 。人参扶元补胃 , 白术燥湿健脾,山药补脾益阴,莲肉清心醒脾,扁豆健脾和胃气,米仁健脾渗湿热 , 炙草缓中,桔梗清肺 , 茯苓渗湿以和脾胃也 。为散米饮煎服,使湿化气调,则脾胃壮盛而体强食进,何吐泻之不止哉?此健脾强胃之剂,为土虚不能胜湿吐泻之专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牌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 , 心忡气喘,呕吐泄泻 , 及伤寒咳噫 。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
【什么是参白济阴散?汤头歌诀解读】《幼科指南》:“小儿脾胃久虚,不能转运,无以荣其气,或胎中受毒,脏腑蓄水 , 以致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瘦,肚大脐实,啼哭胸高,名曰丁奚;或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食吐虫,烦渴呕哕 , 名曰哺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