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辰记法


古代时辰记法

文章插图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昼夜分为十二个小时,每个小时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命名,即子、丑、阴、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 。每个小时分为三个部分,即初始时间、计时时间和最后时间 。每天上午11点到凌晨1点 , 以此类推 。可见中国传统的新一天的分界线是午夜11点 , 而不是现在的凌晨1点 , 以此类推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新的一天的分界线是午夜十一点,而不是现行公历使用的十二点(零点) 。23岁属水1 。一到三个小丑属于土 。3到5银属木 。5到7石矛属木 。属于7到9的土 。9到11属于火 。中午11点至13点属于火 。13到15属于末土 。15到17申时
百科【】【古代时辰记法】上面解释了古代的计时方法 。这篇文章已经分享到这里了 。希望能帮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