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日效应:居家太久,当心变傻

土拨鼠日效应:居家太久,当心变傻
文章图片
户外旅游
上周 ,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一组数据 。 2023年元旦假期 ,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 , 同比增长0.44% , 恢复到了2019年元旦假期的42.8% 。 简单说 , 就是出行情况虽然比不了2019年 , 但是肯定是在变好 。
但是 , 同时也有另一个数据 , 来自财经网站CNBC的报道 。 有人走访了15个国家的16000名成年人 , 结果发现 , 有很多人表示 , 再也不想去旅行 。 其中 , 在美国的受访者中 , 表示再也不想去旅行的人占14% 。 中国大陆这个数字也是14% , 韩国是15% 。 而日本 , 这个数字高达35% 。 很多人表示 , 宅家久了 , 也就习惯了 。
神经科学领域的权威期刊《神经科学》杂志上发布的一项研究 , 是新南威尔士大学做的 , 结论是 , 宅家久了 , 你的时空感会发生偏差 , 进而反应变慢 。 研究人员还给这个现象起了个名字 , 叫土拨鼠日效应 。
土拨鼠日效应:居家太久,当心变傻
文章图片
土拨鼠日
土拨鼠日原本是北美地区的一个传统节日 , 是每年的2月2号 。 它之所以出名 , 是因为1993年的一部同名电影 , 也叫《土拨鼠日》 。 讲的是一个采访人员 , 在土拨鼠日这一天出去采访 。 但没想到 , 遇到了时空循环 , 被困在了里面 。 他每天早上醒来 , 都是2月2号这一天 , 就这么反反复复 。 每天都遇到相同的人 , 相同的事 。
而今天咱们说的土拨鼠日效应 , 指的就是 , 一个人在同样的环境里待久了 , 就会像这个男主角一样 , 分不清上个礼拜和这个礼拜 , 注意力也会变差 。
这回的研究调查了4175个持续居家的人 , 结果发现 , 有70%的参与者 , 出现了轻度的无聊、害怕、沮丧等负面情绪 。 而另外30% , 出现了一种放空感 , 也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 , 记忆力变差 。
《世界生物精神病学杂志》还提过一个数据 , 说在户外待的时间越久 , 大脑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中的灰质比例越大 。 经常在户外的人 , 这部分比例大概比不经常出门的人 , 要高3%左右 。 所谓脑灰质 , 跟我们储存信息的能力有关 , 它减少 , 就可能导致记忆力变差 。 比如好多人说一孕傻三年 , 有人就专门研究过 , 发现怀孕期间 , 女性大脑中的灰质确实会减少 , 记性差很可能就跟这个有关 。
土拨鼠日效应:居家太久,当心变傻
文章图片
土拨鼠日效应:居家太久,当心变傻】宅家里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还专门用脑成像技术 , 研究了一个德国南极科考站的9名科考队员 。 结果发现他们在科考站居住了14个月之后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 平均下降了45% 。 一个结论 , 在同一个环境中 , 不能待太久 。
假如是因为工作性质 , 必须要这么做呢?完全不用担心 。 最后说个好消息 。 这个研究里有个关键 , 叫做 , 一样的环境 , 注意 , 可不是一个环境 。 假如你能主动在环境里 , 制造一点改变 , 情况就会好很多 。
比如 , 时不时改变房间的布局 。 给自己安排每天不同的日程表 。 再不济 , 根据帕洛阿尔托大学的研究 , 只要你稍微跟外界有那么一点互动 , 哪怕是和AI聊天 , 也能明显缓解这些问题 。 换句话说 , 大脑更介意这件事的性质 , 而非程度 。 只要不是彻底躺平 , 哪怕有那么一点点的微小举动 , 情况就会很不一样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