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全新人工合成角膜移植,有望缓解供体紧缺( 二 )


在细致切除患者角膜0.4mm瘢痕组织后 , 又创新采用了“压线缝合法” 。 “团队在术前进行了精心演练 。 ”谢华桃副教授介绍说:通过网格式的周边缝线将角膜植片压住 , 从而避免在植片上缝针导致的牵扯变形和损伤 , 这一创新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人工合成角膜尚不适用于全层角膜病变
术后第一天 , 小琦的角膜完全恢复透明 。 术后第五天 , 小琦的裸眼视力已恢复到0.4 。 “待角膜植片稳定后 , 通过佩戴框架眼镜或者特殊的隐形眼镜 , 小琦的视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 ”谢华桃副教授表示 。
国内首例!全新人工合成角膜移植,有望缓解供体紧缺
文章图片
患者小琦术后裸眼视力达到了0.4 。 通讯员刘坤维摄
据了解 , 角膜病是世界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 全球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6000万名 , 我国约有500万名 , 占眼科致盲疾病的第二位 。 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盲的唯一治疗方法 , 但中国角膜供体严重匮乏 ,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角膜移植的数量仅为5000例左右 。 据了解 , 仅在协和医院 , 近年来每年都有数百名患者在苦苦等待角膜供体 。
协和眼科主任程扬教授表示:此次临床试验所使用人工合成角膜 ,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进入到后期临床试验阶段、可代替捐赠人角膜的生物合成产品 。 开展人工合成角膜的临床试验 , 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角膜供体的匮乏 。 他也提醒 , 人工合成角膜移植有严格的适应证 , 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之中 , 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当前 , 该手术只能针对未累及全层的角膜病变进行移植 , 如果是全层角膜病变 , 仍然需要使用人体捐献的角膜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罗兰通讯员刘坤维熊婉婷)
【编辑: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