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郑州召开第29场新闻发布会,社会面已连续3次阳性病例“零报告”,主城区将持续开展核酸检测“大筛查”( 三 )


疫情下 , 为了满足不同群众就医需求、护佑每一个生命 , 1月8日 , “郑好办”App紧急上线了“孕产妇绿色通道”和“看病就医一件事” , 向市民群众提供便捷的线上问医就诊服务 。
同时 , 为了更加方便市民 , 我市对“郑好办”App“疫情防控服务”专区进行了升级迭代 。 聚合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等国务院小程序的疫情防控服务 , 接入了郑州发布与郑州市政府疫情防控专栏 , 及时同步更新最新政策通知 , 新上线了“隔离期间健康打卡”、“隔离诉求管理”等功能 。
“孕产妇绿色通道”24小时专家值守
据介绍 , “郑好办”App上线的“孕产妇绿色通道”主要有孕产妇绿色通道、新生儿绿色通道和孕期咨询三个功能 , 选择相应的功能后 , 系统会自动获取身份证、姓名、地理位置信息 , 市民只需选择所处区域类型(封控、管控、防范、其他)和症状(腹痛、出血、破水等)即可提交 。
信息提交后 , 由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成立的24小时专班医生 , 在第一时间根据优先级高低进行就医指导或救治服务 , 形成了一套紧急上报、快速响应处理的全流程服务模式 , 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紧急需求 , 能够第一时间响应 。 遇到紧急情况 , 专班医生会通过内部专线直接联系120安排患者就医 , “点对点”闭环接送到医院 。
截至1月10日19点30分 , “孕产妇绿色通道”共收到852条信息 , 已处理849条 , 其中包含202条孕产妇、新生儿的紧急求助信息 。
“看病就医一件事”提供线上就诊服务
“郑好办”App上线的“看病就医一件事”主要有“在线问诊”和“护理到家”两个功能 , 市民在点击“在线就诊”后即可与在线医生进行视频问诊、电话问诊和智能导诊 , 足不出户就可随时随地咨询医生 , 接受规范的诊疗和送药到家等服务 。 对有特殊需求的家庭 , 如卧床老人、孕妇、新生儿等情形 , 可通过“看病就医一件事”选择“护理到家”服务 , 市中心医院将根据市民需要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 截至1月10日18:00 , 在线问诊访问人数13736人 , 建档185人;护理到家访问量1100人 。
进口冷链食品集中检测、集中消杀
我市持续扎紧冷链物流“口袋” , 基本实现了闭环管理零缺陷、病毒消杀零死角、核酸检测零遗漏、高危食品零失控、从业人员零感染的防控目标 。
针对进口冷链食品 , 我市坚决落实集中检测、集中消杀、集中存储、集中赋码“四个集中”要求 ,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措施 , 按规范做好提前报备、入仓核审、预防性消毒、抽样检测、出库赋码、人员防护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 目前 , 我市两个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仓均升级了管控措施 , 仓内实行封闭管理 , 工作期间集中住宿 , 实行“N+7+7”管理模式 , 对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高风险岗位人员每两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 每天对场地进行2次消杀 。 截止目前 , 我市已累计集中检测3.1万车、77万吨进口冷链食品;对检测出的涉疫阳性事件 , 均妥善进行了处置 。
“敲门行动+上门服务”为特殊困难群体建立台账
为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 连日来 , 郑州在全市开展“敲门行动+上门服务”活动 , 一方面 , 精准排查 , 切实做到核酸检测“不留死角、不落一人” , 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另一方面 , 又尽可能的为百姓服务 , 更好地关心关爱行动不便的特殊困难群体 , 隔离疫情不隔离爱 。 从实施效果看 , 达到了预期目的 , 第四轮、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人数同比有明显提升 。 下一步 , 我市将把已经掌握的特殊困难群体建立台账 , 指定专人负责对接联系 , 在今后的疫情防控和群众帮扶工作中继续提供精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