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59岁养生大师患癌离世,深刻反思:这5种“养生”方法,不要也罢

知名的学者、画家梅墨生于2019年6月14日因肠癌辞世震惊国内书坛与画坛的同时梅墨生也因为“养生大师”的称号而引起大众的热议。
梅墨生生前就有养生的习惯更是太极拳的正宗传人曾在各类报刊中发表过关于养生的经典文章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向大众倡导养生理念。然而这个时常把养生挂在嘴边的人却在59岁时因患癌去世。


共存|59岁养生大师患癌离世,深刻反思:这5种“养生”方法,不要也罢
文章插图

不少人对养生提出质疑养生真的有用吗
小九先告诉大家答案养生有用但很多时候都做错了。
一、不止中国全球半数老人多病生存由于年龄增长和机体功能衰退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77岁而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在68.7岁即有八年的时间是处于“带病生存”的状态。
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不如年轻人作为慢性疾病的易感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已逐渐成为老年人生活的“标配”而同时拥有2种或以上慢性疾病的情况也被称之为“多病共存”。
目前全球65岁以上多病共存的比例在40%至56%左右在英国每四个人中就会有一人有多病共存的问题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3存在一体多病现象而在美国也有2/3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显然多病共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了


共存|59岁养生大师患癌离世,深刻反思:这5种“养生”方法,不要也罢
文章插图

对于多病共存的老年人来说多重用药是常态同样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而这种多病共存以及多重用药的现象也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第一老年人在多种疾病和多重用药的影响下会逐渐出现功能障碍问题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暗示并且会进一步诱发抑郁以及焦虑的情绪还可能给家庭带去负面的影响
第二多病共存的老年人服用的药物种类较多某些药物联合作用后会使副作用增加并且有些药物还会起到相反作用
第三像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长期如此也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共存|59岁养生大师患癌离世,深刻反思:这5种“养生”方法,不要也罢
文章插图

二、养生也需讲究科学5个养生误区不要“踩”老年人是多病共存的高发群体也正是因为常年被疾病困扰着老年人就会“自寻出路”比如会通过养生方法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能理解老年人养生的目的然而却有不少老年人仍一脚踏进养生的“误区”
1、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日之计在于晨老年人因此也会早起锻炼甚至不分季节、不分天气、雷打不动的晨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早晨六点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且早晨人的体温较低血压与血液粘稠度上升此时晨练过度反而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老年人想要晨练养生那么有3点建议

  • 晨练宜在太阳初升后注意添衣保暖雾霾、雨天取消晨练。另夏季天气炎热可将锻炼时间改为晚饭后。
  • 晨练之前宜少量饮水避免晨练过程中脱水和血液粘稠度升高的问题。晨练避免空腹可在晨练前吃一点香蕉或饼干等易消化的食物。
  • 晨练时间控制在20至30分钟为宜建议慢走、太极等舒缓运动。


共存|59岁养生大师患癌离世,深刻反思:这5种“养生”方法,不要也罢
文章插图

老年人平时省吃俭用但是一提到保健品却又一掷千金特别是某些保健品打着“抗癌”“延年益寿”“调节酸碱度”等旗号的保健品老年人更是深信不疑。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表示保健品并非药品并且不能替代药品。对于能够正常饮食的人来说只要做好以下三点即可补充人体日常所需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