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上海关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救治过程持续加强疾病监测等

中新网上海1月12日电 (采访人员 陈静)上海市卫健委12日披露 , 针对当前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和一线医护人员一直在关注变异病毒株对临床救治可能带来的变化 , 并在救治过程中持续加强疾病监测、注意及时对症支持治疗、加强优质医护力量配备等 。 专家组方面表示 , 根据临床救治经验 , 接种新冠疫苗尤其是接种加强针的患者症状更轻 , 更少重症化 。
当日 , 18位新冠患者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 , 通过专家组评估 , 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 治愈出院 。 18例确诊病例中 , 17例为中国籍 , 1例为法国籍 。 年龄在21至64岁之间 , 病情分型均属于轻型或普通型 。 在院期间 , 医生给予抗感染、中药、加强营养以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措施 , 现康复出院 。
26岁的金女士从英国入境上海 , 去年12月11日被确诊感染新冠后送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治疗 。 金女士表示 , 自己虽然住院时间长达1个月 , 医生专业的技术和护士贴心的照护 , 让她一点也没有担心和紧张 。 作为“老病号” , 她还主动当了一回心理辅导员 , 对情绪低落的病友进行心理疏导 。 小年夜她将迎来生日 , 今天出院对她来说是一份提前的生日礼物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方面介绍 , 患者感染新冠以后 , 大概7-10天是分水岭期 , 只要给予及时的对症支持治疗 , 绝大多数患者开始趋于好转 , 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 , 所以针对高龄或者有基础疾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 , 医护人员会给予全天候的密切监测 。 医生会根据各项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 , 结合临床病情 , 给予最优的救治措施 。
随着近期境外输入性病例的增加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统筹院内优质医疗资源 , 做好充分的人员和床位储备 。 同时 , 还会根据病情特点 , 不断调整治疗措施 , 加强人性化服务 , 从心理健康、语言翻译、饮食管理、批量救治等方面提高救治水平 。 治愈出院后 , 患者将转至隔离点继续隔离两周 , 期间卫生健康部门将对患者开展定期核酸检测等随访管理 。
针对入境人员目前上海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 , 即“14天集中隔离+7天自主健康观察” 。 7天自主健康观察期间怎么做?上海明确“六不”原则 。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解释“六不”原则:处于自主健康观察期间的人员不得搭乘公共交通;不得聚餐、外出堂食;不得外出观影、观戏、观展;不得参加人群聚集性活动;不得前往商场超市、办公楼、游乐场等人群聚集场所;不得前往棋牌室、KTV等密闭环境 。
【监测|上海关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救治过程持续加强疾病监测等】除了收治单纯感染新冠的患者外 , 近一个月内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还收治了3例新冠肺炎合并感染疟疾的患者 。 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 , 3例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均已痊愈并顺利出院 。 该院赵隽医生对采访人员表示 , 3例患者均从非洲出发 , 转机后入境上海 。 由于疟疾的发病症状也是发热和腹泻 , 和新冠肺炎的症状类似 , 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 公卫中心成功找到疟疾病原体 , 并及时使用了抗疟药物治疗 。 由于诊断及时、用药迅速 , 3例新冠合并疟疾的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