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走近中药:“漫说”半夏,降胃止呕、止咳化痰之外,还有哪些功用?


中药|走近中药:“漫说”半夏,降胃止呕、止咳化痰之外,还有哪些功用?

文章图片


中药|走近中药:“漫说”半夏,降胃止呕、止咳化痰之外,还有哪些功用?

文章图片


中药|走近中药:“漫说”半夏,降胃止呕、止咳化痰之外,还有哪些功用?

文章图片


中药|走近中药:“漫说”半夏,降胃止呕、止咳化痰之外,还有哪些功用?

文章图片


半夏是一味很有名的中草药 , 对中医稍微熟悉的人 , 几乎都听说过它的名字 。 尤其是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 , 半夏更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药 , 也创立了好几个以半夏为名的方剂 , 比如半夏厚朴汤、小半夏汤等等 。

那么 , 半夏身上到底有哪些有趣的知识需要掌握呢?今天 , 我们换一种方法 , “漫说”半夏 , 希望能更生动形象地帮助大家理解它 。
【中药|走近中药:“漫说”半夏,降胃止呕、止咳化痰之外,还有哪些功用?】从植物属性来说 , 半夏属于天南星科草本植物 , 入药的是它的地下块茎 , 块茎外观呈圆球形 , 每年的夏至前后会长出种苗 , 此时更便于发现并采集 , 并因此而得名 。
其实 , 在种地为生的农民眼里 , 半夏更多是一种旱地的杂草 , 所以就有了三叶头草、三片叶、三兴草、三开花、三角草等别名 。

在历代本草家的记载里 , 半夏性味辛温而有毒 , 它的“毒”主要表现在对胃的强烈剌激上 。 半夏还能入脾、胃、肺三经 , 主要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用 , 但阴虚燥咳、热痰 , 出血等证都是不宜使用的 。
而关于半夏的毒性 , 传统本草家的炮制就有”生姜解半夏毒”的说法 。 或许会有人感到疑惑 , 古代的人们是怎么发现这些的呢?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 , 人们的劳动水平很低下的时候 , 食物也非常匮乏 。 某个人患了咳嗽 , 但更主要的是饿得实在受不了 , 随手在地里挖了几颗半夏吃了 , 于是便出现呕吐 , 好巧不巧又吃了点生姜 , 不但因为吃了半夏而出现的呕吐消失了 , 连带把咳嗽也给治好了 。

于是 , 生姜解半夏毒、止咳的功用就被发现了 。 时至今日 , 半夏与生姜的配伍也还是一个经典搭档 。 甚至生姜的炮制 ,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用生姜汁炮制而成的姜半夏 。
这里就顺带介绍一下半夏的炮制方法:

  • 直接生用者叫生半夏 , 一般来说 , 生半夏仅限外用 , 常用于一些疔疮肿毒以消肿;
  • 用水浸透后再煮的 , 就叫做清半夏 , 清半夏化痰力强;
  • 用生姜汁浸润而成者叫姜半夏 , 更善于降逆止呕;
  • 先用明矾水浸泡 , 再用甘草石灰水浸炮而成者叫法制半夏 , 也叫法夏 , 更善于和胃燥湿 。

在历代医家手里 , 半夏主要用于痰多咳喘 , 胸脘痞闷 , 以及湿浊中阻 , 痰涎上泛诸证 , 比如著名的二陈汤 , 就有半夏为君药 。

而对于一些眩晕之证 , 如果辩证属于痰湿中阻 , 乃至气血不通者 , 也常用半夏为君来组方 , 如半夏天麻汤 。
此外 , 半夏还是中医常用的“降逆止呕”之品 , 凡辩证属于胃气上逆者 , 无论是呕吐、反胃 , 还是梅核气之类 , 都常常用到它 , 如小半夏汤、半夏厚朴汤 , 都有它的存在 。

而一些外科疮疡痈疽 , 或者无名肿毒、痰核结聚 , 半夏则生用研末醋调外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