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成链”缀起美丽乡村集群( 二 )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 , 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 , 有效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带动作用 。 全市培育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4450家、家庭农场5611家 。
壮大村集体经济 。 通过盘活资产、开发资源、股份合作、产业带动、项目拉动等多种路径 , 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 全市省级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 年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 。
整合资源 , 破解乡村建设资金投入难
“党员乡贤帮助村里整修了道路 , 安装了路灯 , 还修建了文化广场 , 大家健身娱乐也有了去处 。 ”日前 , 谈起村庄的环境变化 , 成安县柏寺营乡大吕彪村村民刘月民说 。
成安县号召在外工作创业、热爱家乡的党员乡贤集中起来 , 以村为单位成立乡贤矩阵 , 为村庄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等助力 。
美丽乡村建设 , 资金投入是一大难题 。 对此 , 邯郸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 , 各县(市、区)探索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用好财政资金 。 各县(市、区)灵活运用省级专项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 , 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和民办公助等方式 , 有效调动农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 2022年 , 全市争取上级美丽乡村奖补资金5060万元 。
使用债券资金 。 将政府债券资金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倾斜 , 邱县、邯山区分别通过债券筹集资金2亿元、1.5亿元 , 全域提升农村基础设施 。
激励社会力量 。 鼓励本村在外人员、新乡贤和农民企业家通过捐资捐助、筹建新乡贤基金会等方式 , 支援家乡美丽乡村建设 。 通过一事一议、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群众出资投劳 ,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 临漳县采取“义务工票”“群众自捐、集体贴补”“每人每月2元垃圾处理费”等方式筹资筹劳 , 动员本乡本村在外成功人士支持家乡建设 , 撬动各类社会投资约650万元、群众自筹约74万元 。
“串珠成链”缀起美丽乡村集群】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 , 邯郸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行台账式管理 , 在全面摸清底数基础上 , 逐村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完成时限 , 建立市县乡村4级工作台账 。 强化包联帮扶、督导调度 ,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 汇聚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 着力为群众打造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