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从“天才儿子”金晓宇,走进躁郁症患者的“双面人生”( 三 )

  • 最后进入疾病的康复期 , 即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 在这个阶段 , 药物治疗逐步弱化 , 心理治疗的地位逐步增强 。
  • 情绪|从“天才儿子”金晓宇,走进躁郁症患者的“双面人生”
    文章图片

    晓宇家的电脑
    大多数人不重视心理治疗的作用 , 认为只是来和人聊聊天 , 还要花钱 。 “这种心态是不可取的 , 药物治疗的作用是控制躁郁症的一些症状 , 而心理治疗是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来调整人心理的一种治疗方法 , 和日常生活中亲人、朋友的劝说是截然不同的 。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完善人格 , 你就会更好的处理、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 调节情绪 , 改变思维行为方式 , 改善人际关系等 。 ”杨勇超主任说 。
    “躁郁症”属于一种重症精神疾病 , 易转相、易反复 , 一旦确诊 , 应当及时治疗 。 科学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 , 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基本不受影响 。 值得警惕的是 , 有一些患者及家属因害怕受到周遭人的歧视而“讳疾忌医” , 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或者在初次发病时不遵医嘱 , 以至反复发作、终身服药 。
    情绪|从“天才儿子”金晓宇,走进躁郁症患者的“双面人生”
    文章图片

    科学管理躁郁症 ,
    关注发作前的预警信号
    《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中 , 晓宇翻译新书久等不见 , 他竟不带手机一个人去了温州 。
    回家后 , 他若无其事地告诉父亲 , 他只是下车吃了点东西 。 晓宇的爸爸顿时心头一紧 , 心里叫苦 , “这是躁狂症发病的前兆啊” 。
    果不其然 , “又过了几天 , 小宇过马路 , 迎面一个快递员 , 他一拳打掉了人家的门牙……”
    情绪|从“天才儿子”金晓宇,走进躁郁症患者的“双面人生”
    文章图片

    难道 , 躁郁症在发作前是有预警信号的吗?
    孔德荣院长总结道 , 当躁郁症患者的心情突然过分开心、易激惹、精力充沛、健谈、表达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花钱如流水;或者兴趣明显下降、疲劳高、睡眠障碍、出现无价值感或内疚感等信号时 , 便需要引起身边人的重视 。
    一旦接收到上述的预警信号 , 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 亲属劝说并陪同患者及时到精神专业机构就诊 , 做好日常监督 。
    • 切莫被患者任何不切实际的臆想“洗脑” , 避免增加他们从事危险行为、盲目投机行为的可能性;
    • 在向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也要注意照顾好自己 , 因为一些患者在躁狂发作的时候往往会将“枪口”朝向最亲近的人;
    • 当患者处于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正常间歇期时 , 多与他们进行坦诚的交流与沟通 , 并协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康复方案;
    • 当患者在躁狂发作时 , 不要试图硬碰硬 , 为本就激烈的氛围“添一把火”;而当患者抑郁发作时 , 不要以“你不会想开点”这种评判性口吻与他们交谈 。 如果在应对他们的行为过程中遇到困难 , 一定要及时向正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
    除了身边人的支持 , 个人有意识的自我调节也很重要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 , 要学会拥抱自己、接纳自己 , 科学管理躁郁症 。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 , 躁郁症只是一个贴在身上的标签 , 一旦接受了这个标签 , 就意味着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 从而失去了自我心理暗示这股无比强大的力量 。
    “这个世界之所以如此多的条条框框 , 就是为了告诉你 , 不必格格都入 , 不必每时每刻人地皆宜 。 哪怕在你最脆弱、最绝望的时候 , 你都不要忘了 , 也许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 , 你也不要忘了 , 脆弱 , 它也许是你的软肋 , 但它也可能是你的出口 , 不必去抗拒脆弱 , 拥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