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到底该咋办?( 二 )


一些患者说自己没有胃部不舒服 , 还有人的检测后报告单结果显示“阳性”但数值较低 , 这样还需要治疗吗?
“报告单数值的高低并不与细菌数量多少成正比 , 无论患者有没有临床症状 , 无论碳13、碳14等检测方法测出的数值有多低 , 只要数值准确、结果显示阳性 , 就意味着人体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 就应该考虑治疗 。 ”白启轩指出 , 近年来国内专家逐渐取得共识 , 认为应尽早治疗 , 如果不治疗 , 不仅容易传染给身边人 , 还可能引发胃炎等疾病、增加未来患胃癌的风险 。
“当然 , 在治疗前 , 要进一步结合个体化的‘受益—风险比’全面考虑 。 ”白启轩说 , 对于14岁以下儿童 , 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 幽门螺杆菌治疗关键药物过敏或无法耐受者等人群 , 一般不建议治疗;《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根除指征有12条(见表1) 。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什么方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白启轩介绍 , 目前我国推荐四联疗法(铋剂+PPI+2种抗菌药物) , 推荐疗程为10天或14天 。 服药后可能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 但发生率不高 , “服药期间 , 可能会出现口苦、舌苔变黑、大便色黑等现象 , 这是正常现象 , 不用害怕 , 不要因为轻微不适就停药 。 ”他说 , 经过规范治疗14天且停药1月后 , 患者需要复查尿素呼气试验 , 结果阴性者为治疗成功 。 规范的14天疗程的四联用药 ,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成功率约为90%—95% 。
“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 , 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 , 而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 , 不经治疗不可能自发清除 。 ”白启轩提醒 , 如果决定根治幽门螺杆菌 , 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 如果中断服药或不规律服药 , 容易导致治疗失败 , 甚至可能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 一旦出现耐药 , 需要更换其他方案进行补救治疗 。
【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到底该咋办?】白启轩指出 , 民间也有一些偏方声称可以治疗幽门螺杆菌 , 如吃大蒜、蒲公英煮水等 , 目前在医学上尚无证据支持 , 广大群众莫轻信偏方 。
一人感染 全家筛查
幽门螺杆菌是如何传播的?哪些人群是幽门螺杆菌易感人群?白启轩介绍 , 目前研究发现 , 不论婴幼儿还是老年人 , 人群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 , 但感染主要发生在幼儿、儿童和青少年阶段 , 也有成年后感染的 , 但相对较少 。 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如不卫生的喂食、共用餐具、接吻)、粪—口传播(如粪便污染水源、食物)、胃—口传播(呕吐物污染水源、食物)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
2021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指出 , 家庭内传播是造成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 , 以家庭为单位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阻断传播的重要策略 。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成员进行共同治疗 , 有助于减少根除后的再感染 。
“我们应努力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知度 , 全面推广分餐或应用公筷、公勺进餐 。 ”白启轩说 , 幽门螺杆菌的防治应以家庭为单位进行 , 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 注意口腔卫生、餐具定期更换消毒 , 尤其倡导家有孩子的家庭推行分餐制 , 不亲吻孩子的嘴巴、不口对口喂养小孩 。 如果一人发现感染 , 家庭其他成员要尽快进行筛查 。
“临床上也要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 。 ”白启轩指出 , 因消化不良等症状就诊或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 , 都应该常规检测幽门螺杆菌 , 一旦发现感染要及时进行根除治疗 。 同时 , 建议开展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症状人群筛查 , “我国人口基数大 , 全面开展无症状人群筛查并不现实 , 可以优先对胃癌高发区人群、胃癌高风险个体(如有胃癌家族史、高盐饮食或吸烟、40岁以上男性等群体)进行筛查 , 逐步扩大筛查范围 。 ”(采访人员王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