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鄂产中药抗疫新药开始上市“冲刺跑”

校企合作|鄂产中药抗疫新药开始上市“冲刺跑”
文章插图
用于154名新冠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以上。1月21日获悉,由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长江医药集团合作研发的这款中药新药“葛厚石苓方”,正进入药理毒性实验阶段,开始了上市“冲刺跑”。
“葛厚石苓方”是一款汤剂,由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副教授任永申带领团队研发而成。任永申介绍,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该药方获准应用于154名新冠患者的临床治疗,达到95%以上的总有效率。后来,湖北长江医药集团与该校开展校企合作,投资2000万元进行技术攻关,努力使“葛厚石苓方”变成可以工业化生产的中成药。
校企合作|鄂产中药抗疫新药开始上市“冲刺跑”
文章插图
任永申介绍,中药疗效的关键在于量,葛厚石苓方作为一个复方,由12味中药组成,相互间搭配的比例如何最优化,需要一次次反复验证,“各种药材搭配组合哪怕只有几克的变化,它对疾病的进程都会有明显地影响。”正是经过60余次的反复实验测定,该药主要成分葛根素的含量比国家药典标准还高出了20%,药效已达到最理想值。
“目前新药研发已完成了处方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和稳定性考察,下一步将进行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前的其他工作。”湖北长江医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明介绍,在完成药理毒性实验后,该药即可进入临床并获上市批准,最快有望于2023年年中实现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医药在全国拥有5000多亩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而葛厚石苓方的12味药均产自湖北。近年来,该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收购、加大科研投入、校企合作等形式,发力药品研发,在研并有望两年内上市的中成药品种达到5个,这对我省中药材种植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示范作用。
校企合作|鄂产中药抗疫新药开始上市“冲刺跑”
文章插图
链接>>
湖北中药材期待扬帆出海
国家将中医药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湖北省政府《中药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省中药工业主营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
“区域产业要做大做强,自然不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更不能靠单打独斗,必须形成合力。”湖北长江医药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明介绍,该公司投资53亿元在建的大健康产业园占地1600余亩,是集合中药生产研发、中药交易、新型胶囊生产在内的区域标杆医药产业园,也是湖北省政府中药产业重点推进的项目,目前已成为当地药企集聚地。长江医药正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设立区域共享型医药检测中心及公共性保税仓的建设申请,且后者已于去年底获得当地政府批准,正向市级相关部门申报。
罗明认为,中药药效不明确,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而企业自建检测中心又存在成本增加,公信力不够,应由政府设立。而公共保税仓如果建立,将成为荆州市首家保税仓,可解决荆州及周边地区外贸企业保税需求,集聚鄂南、湘北、湘西外贸资源,拉动区域外贸增长,提高社会就业率。
早在五年前,长江医药就曾试水药品出口,其生产的新型医用胶囊远销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据介绍,目前长江医药在产中成药品种24个,中药品种573个,已形成一定规模。今年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将大规模展开外贸业务。
(湖北日报全媒采访人员 成熔兴)
校企合作|鄂产中药抗疫新药开始上市“冲刺跑”】(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