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上车即入院!北京冬奥急救启用“移动ICU”

在5G超快速、低延迟、高带宽的支撑下,急救车如同移动ICU,实时采集患者心电监测、生命体征参数、生命波形等数据,甚至可以将影像数据实时传输到医院,医生也能接入远程会诊视频画面。
抢救|上车即入院!北京冬奥急救启用“移动ICU”】让这一切实现的是专门为北京冬奥研发设计的院前智慧急救解决方案。采访人员获悉,该方案融入“上车即入院”和“移动的ICU”创新业务模式,通过院前和院内急救的患者信息实时共享,赋能医疗机构提升院前急救效能,缩短急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据悉,要想做到“上车即入院”,首先得对急救车辆进行数字化升级。
根据方案,这些车辆在5G的支撑下,结合物联网、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等,能够将救护车上自动采集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医护人员的诊断、评估等相关信息,同步到医院急救信息系统。医院可根据患者情况,提前建卡和做好各种接诊准备工作,比如准备病床、救治团队、药品等,待患者抵达医院时立即展开救治,使医院从过去的“病人等医生”,转变为“医生等病人”,从而缩短急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这套院前智慧急救解决方案更是一个移动重症ICU。通过集成车载设备,能实现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精细化监测,能够实时采集患者心电监测、生命体征参数、生命波形等数据,并通过可视化数字大屏将患者的全量数据进行实时展现。
此外,还可自定义需要进行报警设置的体征项目与报警阈值,当系统获取到超出报警阈值的体征数据时,将自动警示,提醒急救医生及时地监控患者病情的变化,以便实施有效急救。
院前急救,也能获得院内的远程帮助。5G技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能够打通救护车与医院急诊指挥中心的急诊绿色通道,辅助医院急诊专家进行连线,将急救车内全方位高清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生命监护设备数据、影像数据、急救电子病历等实时传送至医院专家。这就可以辅助医院专家及时对急危重病人进行远程诊断和抢救指导,提升了患者的救治效果。
采访人员获悉,在冬奥会上“尝鲜”的这套方案未来也将在本市更多地方落地应用,服务更多北京市民。尤其是方案打造了院前急救一体化移动工作站,提供了院前病历、医保结算等一体化急救服务,能借助扫码终端读取患者电子医保卡,实现患者的医保、自付费用分解与结算。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采访人员 曹政
编辑 匡峰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