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学段劳动教育应该如何开展 四川省劳动教育


四川各学段劳动教育应该如何开展 四川省劳动教育

文章插图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要求整体规划劳动教育内容,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等主要内容,突出学段特点,注重城乡差别,挖掘并依托本地劳动教育资源,规划确定劳动教育内容 。
《方案》要求全省大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保障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
劳动教育内容:
小学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养成基本劳动习惯 。低年级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培养健康生活习惯,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体会劳动光荣;中高年级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培养家务和校园劳动习惯,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劳动,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光荣 。
初中注重培养劳动品质和开展职业启蒙教育 。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体验生产劳动,使学生掌握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规划意识 。
普通高中注重培养劳动情怀和丰富职业体验教育 。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自主自立、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
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劳动精神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习实训、技能竞赛等活动,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教育,让学生积极投身工艺升级、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掌握至少一项专业技能,形成劳动不分贵贱,行行出状元的劳动观念,提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养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
【四川各学段劳动教育应该如何开展 四川省劳动教育】普通高等学校注重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创业能力 。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重视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增强诚实劳动和公共服务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具有扎根基层、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