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玑|湖南省首例!“天玑”机器人辅助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顺利完成

近日,脊柱外科完成湖南省首例“天玑”机器人辅助下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帮助先天性椎体发育异常的小雯(化名)恢复脊柱序列。10岁的小雯来自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由于胸背部歪曲隆起,头、颈部歪斜,小雯承受着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心灵备受伤害。为让小雯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经当地病友介绍,1月16日一家人不远千里慕名来到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就诊。
脊柱外科接诊小雯后,安排了详尽规范的术前检查,确诊小雯的脊柱畸形是由于先天性椎体发育异常所致,该病发病率较低,检查发现小雯同时存在T2蝴蝶椎及T3半椎体畸形,处于颈胸椎移行部分,在发育过程中脊柱极易出现冠状面失平衡,最终形成较严重的侧凸畸形。脊柱外科主任邓幼文介绍,半椎体畸形( hemivertebra,HV)是一侧椎体形成障碍导致的脊柱畸形,先天性半椎体特别是完全分节半椎体还存在正常生长的能力, 所引发的畸形会进一步发展,常伴发肋骨畸形、心脏畸形、腹部及椎管内畸形,对儿童健康主要表现在脊柱、胸廓、肺部发育的影响,除脊柱侧凸畸形外还可表现为双肩不等高、胸廓畸形、髋部突出等。小雯的病虽然不常见,但对人身心影响极大,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天玑|湖南省首例!“天玑”机器人辅助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顺利完成
文章插图
术前三维CT重建 3D打印模型
脊柱外科团队充分讨论分析后认为,患者T2蝴蝶椎体两侧基本对称,仅需切除T3半椎体畸形,并利用内固定重新建立脊柱的序列。但因T3椎体位置高,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同时患者年纪小,术前三维CT提示小雯的颈椎椎弓根及上胸椎椎弓根非常细小,椎弓根内侧紧贴脊髓,外侧紧贴主动脉及胸膜,置钉手术风险极大,稍有差池,可能出现瘫痪、大出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团队评估后决定采用1月8日刚刚落户脊柱外科的湖南省首台脊柱外科专用手术机器人——国产“天玑”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天玑”手术机器人精准度高,置钉误差小于1mm,可以完成脊柱外科大部分高难度手术,特别是为儿童重度脊柱矫形手术保驾护航。专家团队利用计算机对患儿的脊柱3D打印模型进行手术模拟,最终确定了截骨范围及手术方案。
1月24日,由邓幼文教授、陈世杰副教授、苗惊雷副教授、谭伟总住院医师组成的手术医师团队,李云丽副教授、朱海燕副教授、聂磊医师组成的麻醉团队,金艳副主任护师、张毅主管护师组成的手术护理团队,以及“天玑”机器人团队,同心协力为小雯成功实施了后路机器人辅助下“T3半椎体切除+脊柱侧凸畸形矫形+C7-T6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团队在“天玑”机器人辅助下精准、高效地完成了手术,患儿手术出血不到150ml,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脊柱序列恢复满意,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天玑|湖南省首例!“天玑”机器人辅助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顺利完成
文章插图
术中图像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护士长杨驰的带领下,脊柱外科护理团队给予小雯春天般的温暖和亲人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原本陌生的医患关系变得亲近、温暖。
“没有人能够永生,唯有爱生生不息。”为更好地服务脊柱畸形患者,2021年7月12日中国肢残人协会脊柱侧弯公益救助项目“雏鹰计划”正式落户湘雅三医院,该项目每年选取20位救助范围内的患者给予2-5万元补助,帮助特定“因畸致贫”家庭,让他们能够“挺直腰板”,重新开启幸福人生。截至2022年1月26日,已经成功资助了10名患者,小雯也是受资助的患者之一,小雯小小年纪非常可爱,也非常懂事,表示一定会好好学习,立志长大以后也要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