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存在漏洞 家有病人的一定要看!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在1950年代抗精神病药物被引进,用于减轻或缓解精神疾病的症状,如幻听、幻视和妄想等。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也有助于社区护理,因为患者可以在自己家中或者定期前往医院进行药物治疗。但这也导致了新问题,如药物的有效性因人而异、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好坏,都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最终效果。
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存在漏洞 家有病人的一定要看!】 国外研究报道,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2年复发率高达53.7%,5年复发率高达81.9%。国内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复发率高达40.8%,平均复发时间为6个月,出院后6个月内复发患者近1/3,而药物疗效不佳和患者依从性差都是影响复发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药物疗效不佳的问题,目前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都已经在临床中使用多年,对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的问题仍没有做出根本性改变。而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就相对较多,如认为病情稳定/自己没有病不需要服药,或因为药物副作用抗拒服药,又或是出于病耻感怕服药被人认出而不服药,都会导致患者病情复发。多次复发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还会导致病情加重、大脑灰质进行性减少,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等后果。那么要如何减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风险?
功能神经外科专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大脑情感环路的某些神经核团存在对应的关系,只要通过手术调控这些神经核团,就可以有效控制其精神症状。特别是在机器人辅助下的立体定向技术,外科专家可以精准地将调控电极送至神经病理环路上的神经核团靶点,使接触部位的神经细胞发生射频消融或者抑制,控制异常的神经冲动,从而去除和控制绝大部分顽固性精神症状。以下辅以案例说明。
28岁患者陈某,患精神分裂症9年余,患病期间病情较稳定,也会按时按量服药,但因邻居言语刺激导致其性格大变,不吃药、冲动暴力,打伤邻居差点致死,送至精神病医院系统治疗有所好转。出院后回到原先的生活环境,病情又出现不稳定,家属担心陈某再出现暴力伤人事件,赶来我院求医手术治疗。术后一周,患者陈某的暴力冲动行为消失,病人的自知力恢复如常,住院期间主动与人打招呼问好,体贴父母,与术前相比改观颇大。
为此,我们对手术的疗效大致进行六点总结:
1、从解剖学上消除暴力攻击行为的生理基础;
2、改善或消除多种精神症状,有助于回归社会;
3、可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药物疗效欠佳到有效);
4、可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大量到少量);
5、可减轻精神症状复发的严重程度或延迟复发;
6、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即容易管理、自觉服药等。
此外,针对术后阳性症状消失率占95%左右,手术对各种妄想、幻觉、行为异常、亲情敌视、暴力攻击等阳性症状消除率高,症状完全缓解;术后阴性症状消失率占85%,手术对情绪低落、情感淡漠、孤独退缩、恐惧害怕也有较好疗效,从而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能力,可使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消除肇事、闯祸的根源,让社会和家庭回归安宁和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