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范仲淹写作背景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写作背景


苏幕遮范仲淹写作背景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写作背景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写作背景 , 苏幕遮范仲淹写作背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 , 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
2、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
3、原文:苏幕遮·燎沉香宋代: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
4、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6、故乡遥,何日去 。
7、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
8、五月渔郎相忆否 。
9、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10、译文: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
11、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 。
12、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 , 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
13、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课壹冶驹诮弦淮?,却长久地客居长安 。
14、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
15、扩展资料:《苏幕遮》赏析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 , 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 。
16、思乡的情怀往往借助作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乡景物来表达,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正如此,它以荷为媒介 , 表达对故乡杭州的深深眷念 。
17、此词上片描写盛夏早晨的风景:词人一早醒来 , 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依旧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烦闷的暑热也已退去 。
18、窗外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欢叫声,据说鸟鸣声能预测晴雨,莫非天已放晴?词人抬头朝窗外望去,只见天色才微微放亮 , 鸟雀在屋檐上跳来跳去 , 晃动着头脑争噪不停,似乎也在为雨后新晴而喜悦 。
19、盛夏酷暑时节,难得有这样一个清爽的早晨,词人漫步荷塘边,只见荷叶上的雨珠在朝阳下渐渐变干,看上去更加碧绿净洁 , 一张张圆圆的荷叶铺满水面 。
20、一株株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间,微风吹过 , 微微颤动着更显丰姿绰约 。
2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被誉为写荷名句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此语“真能得荷之神理”,寥寥几笔 , 将荷的摇曳多姿、神清骨秀写?。?营造出一种清新恬静的境界,下片转入思乡的愁怀与回忆 。
22、眼前的荷塘 , 勾起了词人的乡愁:故乡遥遥,就在那莲叶田田的江南,羁旅京师已经很久 , 何时才能归去?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荷塘唤起了词人的思乡浓情,思绪飞回故乡,不知儿时的玩伴是否还记得五月同游西湖的情景?多少次梦回故乡,依然是划着轻巧的小船驶向荷塘 。
23、杭州西湖上的“十里荷花”闻名天下,杨万里曾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24、词人生长于斯,他对荷花的记忆是与童年的水乡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
25、京城夏日雨后荷塘的景致牵动了词人对故乡最亲切的回忆,荷花成了词人思乡的媒介,同时将这首词的上下片联成一气,成为一篇写荷绝唱 。
26、这首词天然真美,不事雕饰,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与词人的乡愁 , 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 , 这在周邦彦以雕饰取胜的词作中当为别具一格之作,词人这份恬淡的胸襟不正是故乡“天然去雕饰”的荷花所赋予 。
【苏幕遮范仲淹写作背景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写作背景】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