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过敏症 国外8大食物过敏原需明确标明( 二 )


另有其内因,按民间的说法是人食用了“发物”诱发而致病 。发物一般包括:羊肉、狗肉、鹿肉、怪异兽肉、生猛海鲜,特别是无鳞鱼类、蘑菇、葱蒜薤(野蒜、小蒜)、韭菜、香菜(芫荽)等 。
《黄帝内经》中给公众指出的饮食标准是:“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也就是主张全面、平衡膳食 。今天,中国人应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保持饮食多样化,吃杂食才能保健康 。
公元三世纪,东汉医家张仲景对膳食养生又作了补充意见 。他认为饮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模式 。就是说,没有一种食物能适应所有的人 。选用食物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他的《金匮要略》著作中提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 。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后世医家极拥护这种观点,并有所发扬 。如唐代医家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
饮食的“宜”与“忌”的实质是强调饮食的针对性 。因为人有虚、实、寒、热的不同体征表现;食物也有补、泻、温、凉的不同功能 。和药物防治疾病一样:虚则补、实则泻、寒则温,热则凉 。在营养方面也要有这种调和阴阳的措施,做到“审因用膳”、“辨证用膳” 。因此在进食时就应做到所谓“三因置宜”,审因进食 。
对四季饮食宜忌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周礼·天官》中作了具体的说明,如夏季多汗应多进食羹汤类饮食,冬季多寒应适当多用些辛辣的调料等 。
看来,我国各地食品风味不同,是所处的气候、地域以至与自身的体质是有很大关系的 。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风味是与生理和环境要求分不开的 。这也表明千百年来中华美食有川、鲁、淮、粤等不同风味菜系,并能传承至今的缘由 。
■我们不跟国外的风是符合国情的;否则会拒绝很多中华美食
【应对过敏症 国外8大食物过敏原需明确标明】目前,我国对食品、餐饮业没有强制和统一要求必须标明过敏原和采取统一的管理措施,这是符合我们自己国情的 。可以想象,如果我国也要按照外国情况去追风、跟进的话,对食品中过敏原按法规公示,就连芹菜、豆腐、和香油等都要受到质疑或限制,那我们会拒绝多少中华传统的美食、美味 。再有,我国地大物博,当北方还是白雪飘飘的寒冬时,南方已经温暖花开,又怎么能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引导人们的饮食呢?
至于所说的欧美等一些国家的人有食物过敏原之说,我们也可以理解,他们吃芝麻、香油、芹菜等可能真的肚子不受,但据笔者在国内外观察,老外喜吃中国菜也不亚于国人 。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您和家人按照自己的不同生理需求还是吃些春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