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交通肇事罪民事判决书


交通肇事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交通肇事罪民事判决书

文章插图
交通肇事罪民事判决书
交通肇事罪是刑法中所规定的罪名,刑法中所规定的罪名都会有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交通肇事罪还涉及到民事赔偿,那么大家知道民事判决书怎么写吗?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交通肇事罪民事判决书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
一、交通肇事罪的定义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 。即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标准是该罪的犯罪构成 。
二、交通肇事罪民事判决书
自诉人兼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 。
被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 。
辩护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和职务) 。
自诉人鬃滓员桓嫒俗鬃犯交通肇事罪,要求给予刑事处分,同时要求赔偿给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由,向本院提起控诉 。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鬃锥廊紊笈?或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自诉人鬃住⒈桓嫒俗鬃及其辩护人鬃住⒅と俗鬃等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
……(首先概述自诉人的刑事控告和附带民事请示的基本内容,其次写明被告人陈述、辩解和辩护人辩护的要点) 。
经审理查明,……(除写明法院认定的犯罪事实、情节及其证据之外,还应写明被告人的行为造成被害人直接经济损失的事实 。如果双方当事人对事实、情节或证据各持异议的,应当通过主要证据的分析论证,说明本判决认定的事实的正确性) 。
本院认为,……(根据查证属实的事实、情节和法律规定,论证被告人构成何种犯罪,对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应否负民事赔偿责任,应否从宽或从严处理 。对于控、辩双方关于适用法律方面的意见和理由,应当有分析地表示采纳或者予以批驳) 。依照……(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判决如下:……〔写明判决结果 。分两种情况:
第一、被告人构成犯罪并应赔偿经济损失的,表述为:
“一、被告人鬃追附煌ㄕ厥伦铮?写明判处的刑罚或者免予刑事处分);
二、被告人鬃着獬ァ?写明受害人的姓名以及赔偿的金额和支付日期) 。”
第二、被告人构成犯罪但不赔偿经济损失的,表述为:
“一、被告人鬃追附煌ㄕ厥伦铮?写明判处的刑罚或者免予刑事处分);
二、被告人鬃撞怀械C袷屡獬ピ鹑?或免予赔偿经济损失) 。”〕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鬃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鬃鬃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追荨?/p>审判员 鬃?/p>鬃鬃年鬃月鬃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鬃
三、交通肇事罪的赔偿内容
1、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6条的规定,包括以下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或护理误工费、社保补缴费、重新入职损失费、重新找工作短期生活费、暂时失业费 。住院生活或采购费、返乡跨省交通费、县内交通费、跨县交通费、护理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跑腿费、起诉取证跑腿费、差旅费、因伤服药输液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或缝合伤疼费、各类复印费、衣物报废或财产损失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后续治疗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 。
2、财产损失赔偿标准
财产损失赔偿标准,以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来确定赔偿数额 。
【交通肇事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交通肇事罪民事判决书】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原则上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对于局部可修复的车辆、设施和物品,应当赔偿维修费;因局部损失导致贬值的,还应当赔偿贬值部分的损失;对于无法修复的,应当赔偿其实际价值 。
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受害人因交通事故遭受的间接损失,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 。例如,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者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的,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予以赔偿 。
3、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精神损害是一种外人无法计量的无形伤害,对于精神损害的大小和程度一般无法用物质尺度来衡量,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只能依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地区经济环境,当事人的身份,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当事人在案件中责任的大小,社会影响力等由法官依据自由裁量权在一个类似客观合理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