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老年痴呆”的源头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偷走心智的贼:阿尔茨海默病的故事》:
追溯“老年痴呆”的源头
追溯“老年痴呆”的源头
文章图片
《偷走心智的贼:阿尔茨海默病的故事》作者:于涵译者:高天羽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时间:2022年7月
文海南日报采访人员杨道
据媒体报道 ,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 迄今已逾24年 。 其间 , 关于老人的种种话题逐渐浮出水面 , 阿尔茨海默病是其中之一 , 它是典型的老年病 , 年纪越大 , 患病风险就越大 。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在全球症状排名占有一席之地的病症 , 它的可怕和不可控程度可见一斑 。 早前 , 我们只知道人老了 , 言行或许会变得迟缓 , “老年痴呆” , 也仅仅作为一种描述老年人形状的词汇而存在 , 它似乎看起来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干 。 然而 , 有一天 , 当你的亲人或者邻居开始变得“痴呆” , 对很多身边的人都不认识了 , 很多事情也都记不起来 , 此时 , 我们才会突然惊觉:原来它是一种病 , 虽然它不会直接无情地夺走患者的生命 , 但它让人产生认知障碍、模糊人们的记忆 , 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扒手 , 偷走我们引以为傲的心智 。 国人常说“难得糊涂” , 但当真变得糊涂时 , 面临的却是自己或者家人的完全崩溃 。
近日 , 一本名为《偷走心智的贼:阿尔茨海默病的故事》(以下简称《偷走心智的贼》)的书让我读得惊心动魄 , 它是有关阿尔茨海默病较为全面的科普图书 , 它从疾病源头到最新的前沿成果 , 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各类理论与假说都做了详尽介绍 , 虽然面向零基础读者 , 但专业性很强 , 全书389页 , 注释就占了124页 , 需要集中精力才能看懂 。
该书可以将读者带回到阿尔茨海默病被发现的初始状态 , 沿着医学界探索人们究竟为何会患上这种疾病的道路 , 直到今天的前沿现状 。 该书语言极为朴素 , 故事却悬念丛生 , 同时夹带易读又有趣的医学知识 , 从致病因素 , 到药物研发 , 再到前沿成果 , 细细解析 , 认真读了 , 对于“老年痴呆”大致能有全面的了解 , 并提升治愈的希望和信心 。
据统计 , 在美国 , 每65秒就有一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 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美国人第六大死因 。 20世纪初 , 医生阿尔茨海默发现了患者脑中神经元的崩解:有的神经元里 , 可以看到一根或几根原纤维 , 严重的是 , 原纤维结成了粗大的纤维束 。 在受损最严重的区域 , 神经元彻底崩解 , 只能从留下的一大团缠结的原纤维推断出那里以前有神经元 。 除原纤维 , 还有大量微小斑块堆积物散布在神经元之间 。
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 , 一些前沿研究者才提出:早老性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痴呆完全相同 。 它们有着共同的脑部病理特征:斑块和原纤维;表现出相同的临床症状:健忘、思维混乱、性格和行为变化 。 除了发作年龄 , 两者没有区别 。 于是倡议 , 取消年龄划分 , 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的称号 。
《偷走心智的贼》的作者于涵是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科学和技术通信教授 , 教授信息通信、工程写作和科学写作 , 主要研究科普写作、视觉修辞学和信息设计 , 以及跨文化技术通信 。 极度严谨的研学态度 , 使得作者持续跟踪了医学界大量的药物与疗法研究 , 并作了细致的叙述 , 无论是已经完成的研究 , 还是在进行的新研究 。 该书通过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原理、发展和成果 , 为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的读者指点迷津 , 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阿尔茨海默病——从某种意义上说 , 这是一种无比残酷的疾病 。 一旦得了这种可怕的疾病 , 人的记忆力、思维判断能力、语言乃至行动能力等就像将被脑海中的“橡皮擦”慢慢擦去一样 , 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认知将渐渐丢失 , 直到成为空壳 。 因而 , 我们都期待能有一个预防的手段 。 作者似乎也能感应到这种需求 , 因而 , 该书的最后一章《充实的一生》中提到 , 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越多 , 越能承受较大损伤、较多的神经元丧失、较严重的突触功能障碍;知识储备越少 , 承受能力则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