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理|新冠中和抗体研发人员:面对病毒变异,不会选择躺平( 二 )


为了快速将中和抗体推向临床 , 君实生物选择了“组合拳”做法 , 不仅对多个抗体进行同步开发 , 还在蛋白获取阶段采取了至少3种方案同时进行 , 最终确定了利用瞬时转染样品开展临床前研究 , 利用非单克隆稳定细胞池样品进行药理毒理和早期临床样品工艺开发研究 , 同步构建单克隆稳定转染细胞株用于临床试验用的产业化方案 。
李理|新冠中和抗体研发人员:面对病毒变异,不会选择躺平
文章图片

李理表示 , 一般来说 , 药企为了商业化长期供药 , 在大规模生产中会采用单克隆稳定转染细胞株模式 , 具有安全、稳定、规模化效应等优势 , 但构建一个稳转细胞株通常需要4-6个月 , 显然疫情不等人 , 为了弥补这段时间差 , 公司选择了在构建细胞株的同时启动瞬转方案满足动物实验等各项临床前评价和工艺开发的样品需求 , 这一模式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蛋白 , 但资金投入也十分巨大 , 公司在这个项目上是不计代价的 。
经过四个月的攻坚战 , 君实生物方面完成了蛋白表达、工程化改造 , 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 , 最终确定JS016抗体(埃特司韦单抗)成为临床候选物 。 2020年6月7日 , JS016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首例受试者给药 , 并于7月初完成受试者入组 , 这是全球首个在健康受试者中开展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临床试验 , JS016也是国内最早进入临床阶段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 , JS016的海外临床试验也同步启动 。
李理的家在上海 , 2020年上半年 , 他与很多同事一起 , 扎根公司苏州实验室 , 几乎把公司当成家 。 “大家加班加点 , 都在跟疫情赛跑 , 为的是可以加快药物研发进度 , 尽早将药物推进临床 , 在那个时间点上 , 每个人的压力非常大 , 神经处于高度紧绷状态 。 ”
疫情不停 , 研发工作不停歇
2020年5月份 , 君实生物将JS016海外临床开发与商业化授予了跨国药企礼来 。 自2021年2月起 , 该抗体与礼来的另一款中和抗体药物“巴尼韦单抗”组成的双抗体疗法 , 陆续在美国、意大利等全球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 其中在美国 , 就获得授权用于COVID-19治疗和特定人群的暴露后预防 , 是首个也是唯一获得授权在12岁以下人群中用于治疗和预防的中和抗体疗法 。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 , 作为预防和治疗药物的新冠中和抗体起到了积极作用 , 但并非是无懈可击 , 如病毒的变异 , 有可能会引发药物失效 。
李理|新冠中和抗体研发人员:面对病毒变异,不会选择躺平
文章图片

2021年11月份首次在南非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 , 如今正在取代德尔塔 , 在全球流行开来 , 该变异株的表面刺突蛋白上的变异就超过30处 , 而新冠病毒正是通过刺突蛋白与人类细胞受体结合感染人体的 , 刺突蛋白也是很多中和抗体的结合靶点 。
奥密克戎变异株开始出现时 , 曾一度引发全球恐慌 , 并在资本市场刮起“腥风血雨” , 如2021年11月底 , 全球不少新冠中和抗体企业股价出现重挫 。
【李理|新冠中和抗体研发人员:面对病毒变异,不会选择躺平】奥密克戎变异株现逐渐在冲击已上市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 。 当地时间2022年1月24日 , 美国FDA宣布对两款新冠双抗体疗法的紧急使用授权进行修改 , 仅限制在对这些中和抗体有敏感的突变株上使用 , 这其中就包括了君实生物的JS016与礼来的巴尼韦单抗双抗体疗法 。
“对于病毒变异 , 我们是有预期的 , 当初我们申报JS016项目时 , 就考虑到了鸡尾酒疗法 , 有多个抗体候选物可以与JS016组成组合疗法 。 我们并不会因为病毒变异发生就认为天塌下来 , 也不会选择躺平 , 而是想着如何去完善该药物 , 从1.0版升级到2.0版 。 两年来 , 我们持续研究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 , 在抗病毒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李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