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2022年30个分子项目介绍!

作者:IVD资讯
我国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紧跟着国际步伐 , 分子诊断市场快速增长 , 对于目前国内的企业 , PCR试剂依然是分子诊断主要的应用产品 , PCR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类型 , 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包括朊病毒、病毒、细菌、衣原体、真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寄生虫)通过不同方式引起人体发生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的疾病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是通过检测病原体的核酸或者蛋白质 , 从而对其进行鉴定、分型、耐药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检测和预后判断等 。目前 , 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性病、流感、艾滋病等一系列感染性疾病可通过分子诊断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 。
在检验科能开展的微生物分子检测项目主要有哪些呢?
检测项目简称样本类型(主流)项目简介人乳头瘤状病毒分型 HPV 宫颈脱落细胞 高危HPV亚型: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密切相关 , 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低危HPV亚型:与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相关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全血、血清、血浆 乙肝病毒(HBV)是引起急性和慢性乙肝的致病根源 , 血清HBV DNA 水平是目前临床评价HBV复制的“金标准” 。丙型肝炎病毒 HCV 全血、血清、血浆 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是表示体内感染HCV的直接指标 , 是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和判断传染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戊型肝炎病毒 HEV 血清(粪便、胆汁) 戊型肝炎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和临床表现(隐性感染及急性肝炎 , 不致慢性肝炎等)与甲型肝炎相似 。 戊型肝炎亦为自限性疾病 。 HEV对肝细胞亦无直接病变作用(CPE) 。 核酸检测能够做到早期发现 。肠道病毒通用检测 EV 咽拭子;脑脊液;粪便、疱疹液 包括柯萨奇病毒A类、B类;埃克病毒类;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病毒;肠道病毒总型核酸检测是肠道病毒感染筛查的最佳手段 。肠道病毒71型 EV71 咽拭子;脑脊液;粪便、疱疹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 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 , 病情凶险 , 病死率高 。柯萨奇病毒6/10/16型 CA6/10/16 咽拭子;脑脊液;粪便、疱疹液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是一种肠病毒(enterovirus)分为A和B两类 , 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 , 感染后人会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 。结核分支杆菌 TB 痰液 结核分支杆菌是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 , 大小1~4X0.4um能够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 。 可侵犯全身各器官 , 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 。 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 。沙眼衣原体 CT 尿道、生殖道分泌物 A、B、Ba及C型的衣原体株能引起沙眼 , L1、L2、L3型能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D-K型则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 。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 解脲脲原体 UU 尿道、生殖道分泌物 解脲脲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寄生菌之一 , 在特定环境下可致病 。 在人体的定植可有二次上升趋势 , 即分娩时由母体产道感染新生儿 , 以后迅速减少;从性生活开始又渐增多 。 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之一 。淋球菌 NG 尿道、生殖道分泌物 引发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奈瑟氏菌” , 即俗称的淋球菌 。甲型流感病毒 H1、H1N1、H3、H3N2 口咽拭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 常见病因为病毒80% , 少数由细菌引起 。 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 , 传染性大 , 传播迅速 , 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肺炎支原体 MP 人口咽拭子、深部鼻咽拭子、痰液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 。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 , 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 , 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巨细胞病毒 CMV 血清、血浆、尿液、乳汁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是一种疱疹病毒组DNA病毒 , 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 , 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 。单纯疱疹病毒 HSV-1/2 尿道拭子、宫颈拭子、疱疹溃疡刮片 单 纯疱疹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 病毒性皮肤病 ,HSV分为两个血清型 HSV-1和HSV-2 。HSV-1的原发感染常局限在口咽部 , 尤以龈口炎(gingivostomatitis)最为多见 , HSV-2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 。鼻咽癌病毒(EB病毒) EBV 全血、血清、血浆 该病毒是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的病因之一 , 它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 。 在中国南方鼻咽癌患病人群中大多都检测到有EB病毒基因组存在 。乙型流感病毒 Victoria系、Yamagata系 口咽拭子 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较小 , 致病性较低 , 通常只引起流感的局部爆发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RSV-A/B 人咽拭子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 属副粘液病毒科 。 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 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血清、血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bbr:HIV) , 即艾滋病(AIDS)病毒 , 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感染)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肺炎衣原体 CP 痰液、人咽拭子 2006年我国CAP的大型流调研究显示:与国外研究不同 , 肺炎支原体是我国CAP的最主要致病菌 。B族链球菌 GBS 阴道分泌物、直肠分泌物 1996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与其他机构共同制定了《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筛查及防治指南》 , 并于2002年和2010年进行了修改 , 指南建议:建议孕晚期35-37周的女性 , 采集阴道及直肠拭子进行GBS检测 , 并对阳性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鲍曼不动杆菌 Ab 痰液 鲍曼不动杆菌(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 近年来的感染在增多 , 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 , 已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 。 Ab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 也可引发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等 。肺炎克雷伯菌 KPn 痰液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中最为重要的一类菌(俗称肺炎杆菌) , 其所致疾病占克雷伯氏菌属感染的95%以上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痰液、咽拭子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 , 其感染几乎遍及全球 , 与艾滋病、乙肝成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已成为院内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沙门氏菌 salmonella 粪便、肛拭子、血液 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 。 属肠杆菌科 , 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 。 已发现的近一千种(或菌株) 。 按其抗原成分 , 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组 。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 , 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 我国内陆地区也以沙门氏菌为首位 。志贺氏菌 Shigella Castellani 粪便、肛拭子、血液 志贺氏菌属(Shigella Castellani)是一类革兰阴性短小杆菌 ,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 , 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 , 通称痢疾杆菌 , 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患者最多 。风疹病毒 RV 咽拭子、全血 风疹病毒是单正链RNA病毒 , 属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us)是限于人类的病毒 , 对于孕妇来说 , 风疹病毒的侵入则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胎儿亡 。H7N9禽流感病毒 H7N9 人口咽拭子、鼻咽拭子、痰液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 铜绿假单胞菌 P.Aeruginosa 痰液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比较容易耐药 , 而且不易为呼吸防御机制杀灭 , 所以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 病死率比较高 , 在医院内感染他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白色念珠菌 CA 阴道分泌物、口腔拭子、痰液、血液、脑脊液 念珠菌病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 是最常见的真菌病 。 常侵犯皮肤、粘膜 , 也可引起内脏或全身感染 。 临床症状错综复杂 , 急缓不一 。 儿童多为急性继发性感染 。腺病毒 AdV 人咽拭子 腺病毒对呼吸道、胃肠道、尿道和膀胱、眼、肝脏等均可感染 , 人腺病毒约1/3的已知血清型通常与人类疾病相关 寨卡病毒 ZikaV 血清、唾液、尿液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 被感染后的常见征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红眼) 。 其病情通常较温和 , 征状可持续数日至一周 。变形杆菌 proteus species 痰液 可引起多种感染及食物中毒 , 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 , 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 。 病程较短 , 一般1~3天可恢复 。产气肠杆菌 Enterobacteraerogenes 痰液 (1)有发热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2)肺部体检有湿音 。(3)肺部X线检查有浸润性炎症病灶或肺纹理增粗 。(4)痰培养产气肠杆菌占正常菌群的60%以上 。大肠埃希菌 E.coli 痰液 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 。 根据致病性的不同 ,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被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5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SFTSV 血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 ,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 简称"新布尼亚病毒" , 一种新的布尼亚(Bunya)科病毒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咬病 , 一种以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原 肺炎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