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手术刚开始,患者脸色突然通红、体温直达38度,竟与这个药有关

大年初五,一台消化道穿孔手术打破了手术室的宁静。
二氧化碳|手术刚开始,患者脸色突然通红、体温直达38度,竟与这个药有关
文章插图
患者自述:半夜就开始疼了,以为是吃错了东西。再者,父母孩子都在家,也怕大家担心,就一直忍着。
六点的时候,无法起床的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家属火急火燎地把她送到了医院。
作为医生,要告诉大家一个基本常识:腹部疼痛,一定要重视。如果你怀疑是胃痛,不妨喝点热水,家里有药就吃点,多数都能缓解一些。
像这样越来越重的情况,多半都不是什么好事。万一是心脏或者大血管的问题,很有可能就错过最佳时机了。
到了医院后,初步确诊为“消化道穿孔”,拟进行腹腔镜探查术。
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后,立即着手做麻醉准备。
准备好之后,护士就推着患者进入了手术室。
负责麻醉的小李,看到患者的第一眼就觉得哪里不正常。但由于手术紧急,他只能一边着手麻醉、一边分析。
此时,患者发红的脸庞像抹了腮红一样。触碰上去,明显与手术室25度的温度格格不入。
二氧化碳|手术刚开始,患者脸色突然通红、体温直达38度,竟与这个药有关
文章插图
翻开病例,看到不断上升的白细胞,小李心里想:可能已经出现了感染的迹象,发热也算正常。于是,他开始了麻醉插管等步骤。
插完管后令他不解的是,患者的血压、心率一直居高不下。正常情况下,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用一点升压药来对抗大量麻醉药的循环抑制。
有的人说:会不会是腹腔镜气腹的问题?
不会。腹腔镜气腹的二氧化碳吸收是需要过程的。即便呼吸参数还未调整到位,也不会这么快就出现二氧化碳蓄积导致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有了安全的插管控制呼吸,小李一边思考原因、一边着手调整各种参数。顺手,他把温度探头也接上了。
他心里想的是,患者有感染,体温可能会高一些,术中监测一点好。
二氧化碳|手术刚开始,患者脸色突然通红、体温直达38度,竟与这个药有关
文章插图
然而,当体温数值刚出来的一刹那,他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他看到的是,屏幕上赫然显示体温38度。
这种紧张,是源于骨子里的。对于每一个麻醉医生来说,都很清楚恶性高热这个并发症。这个并发症虽然极少发生,但救治成功率极低。这个并发症的主要特点,就是术中患者持续高温。
想到这里,他迅速看了下呼气末二氧化碳数值。数值显示,呼气末二氧化碳为33。不放心的他,迅速用手摸了一下麻醉机上的钙石灰罐。如果二氧化碳大量产生,这个罐子势必会很热。
当确认罐子不那么热的时候,他稍稍安心。但38度的体温是怎么来的,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
查看外科的术前医嘱,这次有了发现。术前用药中,赫然写着“阿托品”。
小李非常清楚的是,有些老大夫仍然有术前使用阿托品的习惯。但是,你也不能盲目地打呀!像这类已经有发热的患者,你也敢打?
这时有人会问:发热与打阿托品有关系么?
二氧化碳|手术刚开始,患者脸色突然通红、体温直达38度,竟与这个药有关
文章插图
当然有关系!阿托品是抗胆碱药,可以抑制腺体分泌。而汗腺是人体排出热量的主要器官,这就不难理解体温升高的问题了。
如果是普通患者,你打就打了。但是,说句抬杠的话:如果患者有禁忌症呢?你常规打阿托品,出了问题怎么办?
有人又会问:打一个阿托品会出什么问题?
如果患者本身就因为心脏问题心率快呢?如果患者的干燥综合症呢?
心脏有问题的,阿托品加快心率的同时,也会极大地增加心肌氧耗,就意味着心肌会更加缺氧。如果是那样,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后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