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怎么办

向劳动向劳动部门投诉解决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 ,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投诉的解决的优点是,一旦用人单位是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的压力下就可能会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样劳动者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 。因此,这种方式在处理拖欠工资时,一般情况下可以首先选择 。但是,如果劳动者的请求复杂的,如涉及经济补偿、赔偿金等,需要具体认定的,则可能劳动行政部门也无法解决,需要进行劳动仲裁程序
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比较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 通过劳动投诉无法解决的,劳动者只能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纠纷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必须要先经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 , 除一裁终局的裁决,单位不能起诉的外 , 其它裁决任何一方对裁决结果不服的 , 可以向法院起诉 。通过仲裁解决时,劳动者有两个选择:1、如果单位经营稳定,劳动者也想继续在该单位上班的 , 可以仅请求拖欠的工资 , 保留劳动关系 。2、如果单位经营状况欠佳,以后继续在该单位上班的,可能存在风险的,鉴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系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的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不满十二个月的 , 按离职前的月平均工资计算 。
【拖欠工资怎么办】申请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欠薪保障金 。本项不算是维权方式,但是在用人单位倒闭,实在发不出任何工资的 , 也可以申请该项保障金,有了总比没有好 。有的地方政府为了防止用人单位突然倒闭,导致大量劳动者的工资无着落,因此会通过社会力量设立一些欠薪保障金 , 如果用人单位欠薪无法支付的 , 政府向劳动者发放一定数额的工资,达到救助劳动者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