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河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林辉 通讯员 李惠子“换一种方式竞赛|这位冬奥冠军曾是癌症患者,战胜病魔后重返赛场!医生:这种癌半数以上可治愈( 二 )


淋巴瘤致病因素目前尚不明确 , 但有两种病毒被明确证实与淋巴瘤有关 , 即EB病毒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1) 。 还有一些病毒和细菌 , 如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幽门螺杆菌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 都会增加淋巴瘤的患病几率 。
除了病毒感染外 , 免疫力低下、遗传因素、接受物理辐射等也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
早期症状不典型 , 这些表现需警惕
本文转自:大河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林辉 通讯员 李惠子“换一种方式竞赛|这位冬奥冠军曾是癌症患者,战胜病魔后重返赛场!医生:这种癌半数以上可治愈
文章图片
淋巴瘤常见的临床表现
“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主要特点 , 但其他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 , 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通常大于37.3℃)、盗汗、体重下降、乏力、皮肤瘙痒等 。 ”姚志华提醒 , 作为淋巴瘤的重要“哨兵” , 淋巴结的监测十分重要 。
比较常见的是患者无意间发现有肿大淋巴结 , 一般自己能触摸到的部位有颈部、腋窝、或腹股沟 , 如果这些淋巴结会在不痛不痒中逐渐长大 , 要引起重视 。
另外 , 有些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低热或周期性发热 , 伴随消瘦、短期内体重下降比较明显 , 晚间盗汗等症状 , 也有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 , 还有患者会有皮肤瘙痒等等 。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 , 特别是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时 , 需要及时去医院专科筛查 。
并非“绝症”多数可治愈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能够有效提高淋巴瘤的治疗效果 ,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 淋巴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 已成为一种可治愈的肿瘤 。
“早期发现 , 正确诊断 , 规范治疗 , 半数以上的患者有可能治愈 , 而霍奇金淋巴瘤大约有80%~85%能被治愈 。 ”刘艳艳说 , 即便是没有治愈 , 通过有效的治疗 , 许多淋巴瘤的患者也可以长期生存 。 所以 , 淋巴瘤患者一定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
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除了传统的化疗 ,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 , 化疗药物联合新型分子靶向药物 , 使得毒性大为降低 , 疗效更好 。
科学认识积极预防
专家提醒 , 预防淋巴瘤要做好以下5点:
1.学会缓解压力 。 现代人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 精神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压力过大 , 因此 ,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 , 学会缓解和释放压力 , 懂得劳逸结合 , 避免过度疲劳 。
2.饮食要合理 。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 如过度吃垃圾食品、长期吸烟喝酒、经常吃咸辣的食物、吃过热过冷以及过期和变质的食物 。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 , 经常饮食不规律、不良生活习惯 , 久而久之则引起身体免疫功能下降 。
4.加强锻炼 。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 。
5.避免辐射 。 若人体长时间接触辐射物体 , 容易诱发淋巴瘤 。 生活中 , 尽量避免辐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