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海|【人民好医生-白衣守护419】启用一周,小汤山药品保障彰显“中国特色”

ml>确诊后,李华(化名)吃的第一口药,是汤药。
“之前在国外不了解中医,没想到中药效果这么神奇!”才一两天,症状明显好转的李华,忍不住向医护人员发出感叹。
从境外来京后,经筛查诊断,李华住进了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B2病区,该病区由北京中医医院支援小汤山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突出中医药优势。
“中医药的优势在武汉已经得到充分论证,小汤山的定位是轻症和普通型患者,这与武汉中医方舱医院患者类似,疗效是不言而喻的”。给李华把脉开方的病区负责人、呼吸科主任医师原庆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很有信心。
临床的信心,离不开药品的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草药最早配齐【 魏京海|【人民好医生-白衣守护419】启用一周,小汤山药品保障彰显“中国特色”】“中草药是第一个配齐的”,被抽调担任小汤山定点医院工作专班药学部负责人的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魏京海已经常驻小汤山58天了。3月16日,医院正式启用。运行一周,他每天最关心的事情是,临床需要什么药,库里有没有?药品配送是不是合理?人员调配够不够充分……
魏京海|【人民好医生-白衣守护419】启用一周,小汤山药品保障彰显“中国特色”
文章插图
魏京海带领的团队,一共有19个人,由小汤山医院药学部主任李永林和他的18名成员构成。大家分工明确、工作有条不紊。5名中药师、15个煎药锅,从抓药、装袋、浸泡、熬煮到分发,早晚都不停息。13名西药师,收方、审方、发药、送药,随时响应,极力满足临床所需。门诊中药房、西药房,病区药房、库房药房,各司其职,供应充分。不仅为病区提供保障,也为在小汤山工作的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等提供保障。
魏京海|【人民好医生-白衣守护419】启用一周,小汤山药品保障彰显“中国特色”
文章插图
“目前病区患者都非常愿意接受中药”,原庆说,中药的疗效也正往期待的方向发展。
同时,药学部还承担院区内工作人员预防汤剂的煎煮工作,每日一付、一付两袋、分次服用,按照北京市中医局新冠肺炎中药预防方熬制的代茶饮每日都会送达小汤山工作人员手中,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
“中药先行,这是小汤山药品保障的一大特色。从现在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的使用看,药品保障没有问题”,为此,魏京海和团队倍感欣慰。
10天配齐近500种药,小汤山的“中国式响应”“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强大的组织保障,哪家医院能做到10天配齐近500个品规的药品。”回忆前期备药的全过程,魏京海和李永林对相关各方一声令下、通力合作,政府牵头、公立先行的“中国式响应”感慨良多。
魏京海|【人民好医生-白衣守护419】启用一周,小汤山药品保障彰显“中国特色”
文章插图
“接到命令时,我们被告知,只有10天的准备时间”,摆在药学团队眼前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迅速制定药品储备目录、完成药品采购。
有着多年药学管理经验的魏京海,一边带领团队梳理目录,一边向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提议,尽快请中心疫情防控药学专家组现场指导,发挥各医院多专业优势,快速寻找最优方案。提议立即被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药事处采纳,仅一日,专家组便冒雪来到小汤山并召开第一次讨论会,专家们倾囊相助,密集展开头脑风暴;次日,目录整理完成,三日,最终目录确定!四日,备货量确定!五日,采购订单发出!八日,草药配齐!十日,全部配齐!
“从目前运行一周的使用监测情况看,目录品种基本满足了临床日常所需。”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成立的小汤山定点医院工作专班专门派人参与了从现场论证到储备使用的全环节,对接下来疫情发展的药品保障能力同样充满信心:我们有超强专家团持续有力的支持,除中心专家团一直参与指导论证外,外援专家团协助制定的处方集还为合理用药穿上了“防护服”。制度保障、应急预案更是不可或缺,周密制定的专家组制度、药事会制度、药品储备和管理等系列规范,以及药品管理A计划、B计划、C计划等多套预案,始终确保小汤山药品保障走在防控疫情任务变化的前头。疫情虽然不定,只要准备充分,应对就能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