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交强险理赔是否划分责任 机动车交强险赔偿怎么认定


机动车交强险理赔是否划分责任 机动车交强险赔偿怎么认定

文章插图
机动车交强险赔偿怎么认定
现在的机动车一般都具有多个保险,这也是为了防范于未然 。在众多种类的保险中有一类十分特别的保险就是交强险,很多人都对这个保险不是很理解 。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带来机动车交强险赔偿怎么认定的全部内容 。
一、机动车交强险赔偿怎么认定
第二种是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1)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5)无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6)属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应根据《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7)属于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
二、交强险意义
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首次提出“建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2006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交强险条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从此被“交强险”代替,条例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 。2006年6月30日,中国保监会发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单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07年6月27日,保监会发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规定自7月1日实行 。随着配套措施完善,交强险最终于2007年7月1日普遍实行,期间普遍实行的仍旧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第三者强制保险) 。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与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属于商业保险,而新施行的“交强险”保险费率比“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高,根据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所承担的事故责任来确定其赔偿责任的 。无论被保险人是否在交通事故中负有责任,保险公司均将按照《交强险条例》以及交强险条款的具体要求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 。对于维护道路交通通行者人身财产安全、确保道路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减少法律纠纷、简化处理程序,确保受害人获得及时有效的赔偿 。
三、交强险特点
《交强险条例》第五条规定,承保机构为中国保监会批准的中资保险公司 。《交强险条例》第二条规定,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投保交强险[2]。该险种的强制性不仅包括投保者——机动车所有者,同时包括承保机构——保险公司 。一方面,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另一方面,具有经营交强险资格的保险公司不能拒绝承保交强险业务,也不能随意解除交强险合同(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除外) 。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或保险公司都将受到处罚 。
不入此项保险处规定保额两倍罚款,《交强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强制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投保,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 。
【机动车交强险理赔是否划分责任 机动车交强险赔偿怎么认定】所有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辆,必须使用统一的保险标志:《交强险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放置保险标志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保险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