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ry|女子尿泡沫多长达两年,医生"追凶"逮住一个基因突变

Fabry|女子尿泡沫多长达两年,医生"追凶"逮住一个基因突变
文章图片

47岁的刘女士两年前发现尿泡沫增多 , 由于身体没有其他不适 , 未引起重视 。 前不久感觉尿泡沫增多了 , 去医院查尿常规示尿蛋白1+ 。 为何尿泡沫会持续增多?出现蛋白尿要不要紧?难道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信号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主任张晓良教授带领的分子诊断团队化身“福尔摩斯” , 抽丝剥茧、顺藤摸瓜 , 终于揪出了元凶 。
前不久 , 刘女士来到江苏无锡当地医院就诊 , 查尿常规示尿蛋白1+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84g 。 为进一步诊治 , 在彩超引导下 , 患者接受了肾穿刺活检术 。 很快 , 标本送到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 。
肾穿刺病理提示患者是IgA肾病(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但同时也发现患者肾组织内出现足细胞“蜂巢状”改变 , 电镜下见髓样小体 , 肾小球足细胞可见颗粒状物质 。 此时 , 一个特殊的病在中大医院肾内科倪海峰医生的脑子里出现:会不会是非常罕见的疾病-法布雷病(Fabry病)?该病也称为“弥漫性血管角皮瘤病” 。 但令人意外的是 , GAL基因检测和α-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 , 最终排除了Fabry病 。
Fabry|女子尿泡沫多长达两年,医生"追凶"逮住一个基因突变
文章图片

那患者足细胞髓样小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药物因素?溶酶体损伤?中大医院肾内科分子诊断小组的王彬博士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 , 除了Fabry病 , 药物的影响也可能导致类似的病理改变 , 比如羟氯喹、胺碘酮等一类的阳离子两亲药物 。 但通过反复和患者核实 , 患者否认使用过上述任何一种药物 。
排除了外界药物因素的影响 , 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溶酶体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呢?王彬博士再次追问患者的病史 。 患者刘女士是一名工人 , 在锂电池厂工作20余年 , 且有多年的染发史 , 每年大概染发1—2次 。 理论上看 , 重金属中毒就可能破坏溶酶体功能 , 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的重金属中毒呢?当患者的血尿标本送到专业机构检测后 , 结果却显示血锂、铅、锰、汞、镉、铬等重金属均在正常范围内 。
重金属中毒排除外 , 是否存在其他导致溶酶体损伤的因素?王彬博士拿起患者基因检测报告再次分析 , 猛地眼前一亮 。 患者COQ2基因有1个杂合突变 , 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 。 COQ2基因控制着COQ10的表达 , 而COQ10控制着线粒体的呼吸链 。 大量文献表明线粒体功能也会破坏溶酶体功能 。 COQ2基因突变影响COQ10的合成 , 影响线粒体 , 进而破坏溶酶体 , 最终引起类似Fabry病样的改变呢?
通过进一步研究 , 明确患者是COQ2基因突变 , 并在肾活检样本电镜下见异常线粒体 。 这时 , 患者COQ2肾病的诊断似乎渐渐清晰 。 据介绍 , COQ2肾病非常罕见 , 目前鲜有报道 , 主要是通过补充COQ10治疗 。 令人欣喜的是 , 自从患者联合应用COQ10治疗后 , 尿蛋白定量逐渐减少 , 就在不久前的一次检查中 , 尿蛋白也转阴了 , 刘女士如释重负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在中大医院肾内科分子诊断团队的努力下 , 患者刘女士被明确诊断为“IgA肾病合并COQ2肾病” 。 COQ2肾病是一种罕见的辅酶Q2肾病 , 患者原发性COQ10缺乏症导致肾脏病变 。 据悉 , 这种遗传性的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非常低 , 目前仅有零星的个例报道 。
据介绍 , 中大医院肾内科分子诊断小组由肾内科主任张晓良教授、王彬博士领衔 。 该小组成立1年多来 , 已完成多例家系基因的筛查 , 明确诊治30余例疑难罕见疾病家系 , 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双基因突变家系以及COQ2肾病、TSC2/PKD1邻接综合征、Barter综合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多囊肾、肾结石等 。 基于基因诊断 , 明确了疾病的诊断 , 为后续治疗指明了方向 , 并给家系提供了精准的基因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