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 佛曰 烦恼即菩提 rdquo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佛家说烦恼即菩提


ldquo 佛曰 烦恼即菩提 rdquo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佛家说烦恼即菩提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佛家说烦恼即菩提,ldquo 佛曰 烦恼即菩提 rdquo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 。
2、烦恼即菩提,是站在大菩提心的角度而言的 。
3、是修行者达到一定境界后的感悟 。
4、也可以说,众生即是佛 。
5、只是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 佛是觉悟的众生 。
6、众生通过戒定慧、四念处、六度万行等即可转烦恼为菩提 。
7、《大集经》卷12中说:“若烦恼中见菩提者,是名如见,若离烦恼见菩提者即是倒见 。
8、”那就是说:在烦恼中见真如、佛性的话 , 这个见才是如,才是如理作意的见,才是如法的见;如果离开了烦恼而见到菩提的话,这叫做倒见,这个“见”错了 。
9、烦恼即菩提,凡事不必执著妄念 , 懂得放下,方可释然 。
10、扩展资料:烦恼 。
11、烦恼是梵文的意译,一般人的意识中,烦躁不安、痛苦忧虑就是烦恼 。
12、但在佛教中,这个烦恼的意义却非常广泛,不仅仅是指烦躁、焦虑、不安 。
13、佛教把一切扰乱众生身心安宁,并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都称为“烦恼” 。
14、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 , 包括一切世俗思想的认识活动,都是“烦恼” 。
15、比如愤怒、嫉妒、自私、贪婪、执着、傲慢、愚昧、发脾气、虚荣、自卑、厌恶等等这些,只要是负面的情绪 , 不好的思想状态,都能扰乱内心的清净平和,都称为烦恼 。
16、菩提 。
17、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 。
18、在佛教是指断绝烦恼,破迷开悟,如人大梦方醒 , 大彻大悟,恢复了自性的光明 , 达到了涅槃的程度,所以佛教中常讲菩提之路 , 菩提大道,这也是佛教弟子修行的目的所在 。
19、烦恼和菩提这两个词,本是一对相反的概念,为什么经典上又说“烦恼即菩提”呢?因为人人皆具佛性,自性里本就具有智慧、菩提,因为妄想、执着、无明以及无始以来的业 , 让产生了诸多烦恼 , 障碍了菩提智慧的显现 。
20、只要一念觉悟,放下烦恼,菩提智慧那就显现出来了;一念迷惑,菩提就又不见了,烦恼就又产生了 。
21、所以 , 这个烦恼和菩提是在一念觉悟与迷惑之间,互相转换,相辅相成的 。
22、菩提要在烦恼中修,烦恼要因菩提而灭 。
23、没有烦恼 , 也就没有菩提;没有菩提也就没有所谓的烦恼了 。
24、好比古人的阴阳学说,也是对立统一的一对,没有阴哪有阳?没有阳又何谈阴?佛法经常讲不二法门,万法一如,《心经》上著名的一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这个道理 , 色和空是一不是二,烦恼和菩提也是一不是二 , 两者是相互存在,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 。
25、正因为有了烦恼 , 才有了修行觉悟之道的必要;也正因为有了菩提觉悟之道,才能斩断烦恼,获得解脱 。
26、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烦恼即菩提 。
【ldquo 佛曰 烦恼即菩提 rdquo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佛家说烦恼即菩提】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