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200余名村民的“接力”转移


一场200余名村民的“接力”转移

文章插图
大家好,很多朋友不了解一场200余名村民的“接力”转移,下面内容是小动在网上替朋友找到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排疑解惑!
台风“杜苏芮”的影响还未消除 , “卡努”的威胁又来了,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加紧转移群众 。
8月7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信息,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可能对东北地区产生影响,防汛救灾形势不容乐观、任务艰巨 。当天早上,沙河子镇通往磨盘山水库的一段积水道路前,救援人员和乡镇干部正在等待接应从山上撤出来的200余名大柜村村民 。
8月6日晚,镇政府接到通知,大柜村有进一步受灾的风险,必须抓紧把村民撤出来 。
沙河子镇地处拉林河谷地带 , 有13个行政村 , 磨盘山水库就在此处 。8月初,连续强降雨到来时,政府提前通知位于山下的10个行政村的村民和镇上的群众转移 。当时,大柜村等3个行政村因处在磨盘山水库上游,地势较高,暂时安全 。大柜村是3个村中地势最低的,也是离磨盘山水库最近的村庄 。
【一场200余名村民的“接力”转移】大柜村距镇上有20多公里的路程,村里80%以上都是老人 , 一些人腿脚不便 。大雨过后,该村通往镇上的道路出现坍塌和积水,积水最深的地方没到胸口处 。村民们出不来,政府就把生活物资、食物、水等空投到村里 。救援队伍则一边抢修道路,一边向山里挺进 。另一边 , 沙河子镇通往市里的路和桥也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山下许多村的村民被困在家里多日,直到7日下午路面抢修成功后 , 才得以驱车离开 。更为紧急的是,暴雨过后,镇上的村子陆续停电,一度中断了和外界的联系 。抢修了三四天,山下的村子才恢复通信,但山上的村子仍然收不到信号 。
出村的路况极为复杂 , 政府连夜制订了“接力”分批转移的计划,希望在最短时间里完成撤离 。大柜村到磨盘山水库这段出村的水路,必须靠专业的冲锋舟、橡皮艇;中间100多米的浅滩区,之前已经有部队为村民架了一座临时浮桥;从磨盘山水库到山下的一段积水深的路面 , 则要靠卡车、拖拉机、铲车等大型车辆载人 。每一段路都安排了相关的救援人员 。村民们到达山下安全地带后,再由其他车把他们送到市里 。路途艰难,山路、水路、浅滩……但幸运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先到的救援人员已经进到山里 , 后面还有蓝天救援队、五常市林业和草原局的救援人员,以及刚刚在河北涿州结束救援、连夜驱车赶到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制造有限公司的穿山甲应急队、郑州天舟救援队等 。他们带来了冲锋舟、救援抛投器、不同类型的救生衣等装备 。
7日14时12分 , 第二批村民近20人在雨中顺利撤到安全地带,他们心急如焚的家人已经在等候 。有的儿女在外地联系不上父母 , 急匆匆地赶回五常;还有等待孩子的母亲,见面的那一刻便把儿子拥在怀里……
作为今年的乡镇选调生 , 2001年出生的刘岩奇和王鑫蕊到镇政府报到的第八天,就冲上了抗洪救援一线 。村民们坐着卡车一到安全地带 , 这两个年轻人就跑去搀扶老人和其他行动不便的村民去往下一个乘车点 。
沙河子镇镇长藏琳琳告诉采访人员:“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完善整体通信设施 , 山上离镇上的距离比较远 , 交通不便,通信恢复起来速度较慢 。”经过一天的接力,截至7日傍晚,大柜村最后一批村民已坐上了出村的船 。藏琳琳告诉采访人员 , 政府还会根据每天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发布的信息,分析研判是否转移山上另外两个村的村民 。
本报五常8月8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